“嗯,”英国公现在是提到嫡孙子就开心,“皇上已经派人赶去迎接了,还下旨命沿途各州县严密配合和保护回京车队。”可惜啊,若是潘家的的鹰卫没有丢失,他肯定早派鹰卫去保护二小子了,那才真是万无一失。
英国公眼里闪过的懊丧和遗憾自然没有逃过最了解他的潘如烨父子的眼,这下潘家锦也不需要再做任何试探了。毫无疑问,鹰卫确确实实是丢了,而且英国公真的是半点儿线索都没有。作为家主、身为潘如冰亲父的国公爷都无望于寻回鹰卫,一个当时年仅七岁的潘家铭又怎么可能找到?是太子过于高看潘家铭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潘家铭这些年真的是藏拙,也有心找回鹰卫助他,那也要有线索有方向不是?他得到了那块令牌?绝对不可能,父亲说了,当时潘如冰身边并没有带亲信侍卫什么的,否则也不会摔马。而出事后第一时间赶到潘如冰身边的是潘如烨的人,府里也第一时间被搜了个遍,那天霍氏刚出月子没几天,母子三个去了霍家小住,闻讯赶回府时能搜的地方肯定早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潘家锦再次忍不住在心里将制定鹰卫那个破规矩的先祖骂了一通,还有因为容不下他爹这个庶长孙而越过祖父直接将鹰卫交给二叔的曾祖父。若不是他们,父亲和他如今也不会如此被动。
庶房庶房,京城里庶支比嫡支出息、或者从庶变嫡的并不是没有。若是没有皇后这尊大佛,父亲应该早就能记在老夫人名下成为嫡子,他们父子又怎么会这样艰难?那个老太婆也是够狠,没有了儿子,孙子又是个废才,竟然仗着皇后的势咬死不肯接受大房的人……
潘家锦越想越气愤,加上今日所受的委屈和那抹似是而非的疑惑,心中突然涌出一阵烦躁和……无力感,紧握的双拳在袖子的遮掩下微微颤抖。
待女眷们都退下去,潘舒颖夫妻也告辞离开后,英国公才看着潘如烨父子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我们潘家能够荣兴多代屹立不倒,从不站队是关键,潘家只认皇上一个。”
“……”潘如烨一愣,赶紧点头,“是,儿子明白。”他不明白的是,父亲为什么突然想起说这样的话?莫不是发现什么了?前两日玉先生还派人给他传信,不过是在外边,且很小心,应该不会有什么闪失才对。难道是因为今日太子举荐了锦儿,父亲觉得锦儿成了太子一派?
话说,他不是没有怀疑过太子就是玉先生背后神秘而势大的主公,只是,十一年前太子也只有十岁,实在不是能作出那些安排的年纪,总不会是祁贵妃吧?那个女人仗着太后的势都斗不过无子的皇后,哪有这个能耐和魄力?
可,若不是的话,从这些年很多事上看起来,那位主公又同太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少,在他看来,那人的所作所为对太子有利无害。
潘如烨一凛,脑海里理了一遍,却没有发现有哪位位高势大的王爷或重臣让他感觉有理由、有能力在十年多来一直暗中扶持太子上位的。那么,玉先生究竟是谁的人呢?
潘家锦没有他爹想的那么复杂那么长远,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祖父不看好太子,又不好明着讲,所以正在敲打他呢。可是,皇上已经废了一个太子,还要再废一个吗?不担心朝臣非议、人心不稳?再则,如今这位太子从虎口下救了皇上,素有孝贤之名不说,余下的几位皇子不是能力不足就是势力不够、母亲份位低母家背景弱,还真没谁能比太子强,除非皇后将哪位过继到名下鼎力扶持。
潘家锦越发烦躁起来,他不用想就知道,愚忠的祖父即便知道皇上的心思或皇后的打算,肯定也不敢告诉他分毫。无论如何,他如今也算是上了太子的船,轻易别想全身而退,太子可不是良善人。最可怕的是,万一他猜错了,下船就是大大得罪太子,等太子登基,他就完蛋了。
英国公不会想到他的长子长孙为了夺爵早就暗渡陈仓攀高枝去了,自认为只是提醒警示一下,却不知简简单单一句话让那父子两个各种震撼惊疑,只将他们有些奇怪的神情归结于对皇上皇后看不上他们的郁闷不甘,以及对潘家铭的……嫉妒。毕竟,潘家铭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接连立下的两次大功,其中随便哪一个都能换来升官进爵的机会,潘家铭不需要这样的机会也注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