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浪里白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一九八二年的春天。在龙泉村干了十几年村长的张文华因顽固反对改革开放政策被撤职,老赵头的侄子、原龙泉村三生产队队长、赵红旗走马上任。自此两家又结下了新的恩怨。

    紧跟随全国土地改革的大潮,龙泉村也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按一二三等包干到户,饲养场的的牛马驴骡也按家庭人口的多少,划等分级分给了各家各户。

    老赵头两口人分了五亩口粮田,本来以老赵头两口人的标准是分了一头五岁口的青驴,那头二十多岁的大黄牛村民嫌它年老无力都不愿意要,赵二牛或许是因为吃它奶水长大的缘故,从小就和它形影不离,几乎是在老黄牛的牛背上长的,老赵头便和人家调换要了大黄牛。

    原来养饲养场的两间房经过村民一致表决同意也分给了老赵头,牲口棚除了留下老黄牛那一个,其它的村民们全都拆了,把木料扛回家重新搭建。近一亩地的院子还在,老赵头把牲口棚腾出来的地方整出了半亩菜园地,爷儿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自从得了二牛这几年老赵头的身体一比一天好,以前一到雨雪阴天发作的腰腿痛己经快两年没有复发了,甚至四十年前让子弹对穿小腿留下来的伤疤也痊愈了。

    闲暇时间老赵头做牲口经纪人赚点外块补贴家用。八十年代大的农村集市上都专门辟出一块地作牛马驴骡交易,原来各村生产队的饲养员依仗自己调弄牲口的经验知识,很多人做起了兼职的集市牲**易经纪人。

    如果你想在集市上买头牛,就先去找自己熟悉的经纪人告诉他你的大概要求,想花多少钱,然后经纪人会在集市上寻找达到你要求的牛,卖牛的人也会找一个熟识的经纪人去和你的经纪人谈价格。最有意思最神秘的就是两个经纪人谈价格的过程,他们不用语言交流报价,首先是代表卖方的经纪人将手笼在袖子里,买方的经纪人伸手去袖中摸对方伸出的手指,得到对方的卖出价后和买牛人商量买入价,然后买方经纪人再将手笼在袖中出价,对方摸,经过三五个回合的交手最终将价格谈妥,双方付款收钱,交易成功。然后买卖双方给各自的经纪人三到五元的代理费,但对双方经纪人来说事情并没有完全结束,如果交易中的牲口买回家没几天就生病甚至死亡,买方可以找自己的经纪人要求赔偿或者是退货,经纪人有时也会看走眼。

    老赵头从来没走过眼,干了十几年支书东西南北几个村子熟人也多,加上龙泉村是大村本身牲口需求量就大,所以老赵头的生意非常好,几乎每个大集都能赚个三五十元,这在当时可算是非常高的收入了。

    己经六岁的二牛生的虎头虎脑,身强体壮,天庭饱满,目若晨星,比同龄的孩子足足高出一头来,看着象个**岁的孩子。平时少言寡语,常做沉思状,显得成熟稳重。同村和他同样大的孩子,甚至比他大七八岁的少年按辈分都得管他叫二叔,在孩子们来说本来这是略显尴尬的事,二牛却是泰然自若坦然受之。龙泉村的路上时常看到这一幕:六岁的二牛倒剪着双手慢悠悠的走在街上,街边站立的十几岁的半大小伙子们见了一个个连声问好。

    “二牛叔你吃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