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依照二叔公的秉性,怕是不想他再出仕。”
“事情哪会这么简单,没有老郎主,还有荀家。”温柚斟酌道,颍川荀氏是十四郎君的妻族
郑纬也想到了这一层,起身欲去后院,忽然记起一事,转头对温柚说:“我瞧着今晚继郎是有话要说,你稍后去问问,是什么事?”今日城中罗家有宴,他因要去接郑绥,便让继郎和缙郎俩人过去。
温柚应了声喏。
天空漆黑一片,月与星,都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
近来几日,天气一直不好,阴阴沉沉的,今日早晨,还下了一场细雨,待到时维五月,黄梅雨来临,细雨绵绵不断,届时,无论驱车还是行舟,路上将会很艰难,这襄樊城,也不能多待,得趁早赶路。
郑纬心中,多少有点埋怨,大兄这婚期定的,太过仓促。
然则,孰不知,郑经知晓,郑纬素来是个有主意的人,又无人能节制,唯恐久则生变,才把日子排得如此之紧。
到了院子门口,让婢女先行去通报一声,只一会儿功夫,就瞧见郑绥走了出来,脚步有点急,辛夷拿着件披风追了出来,后面,还跟着晨风,想来是听说他来了,就急急出了门。
“不是说了,不用出来,赶紧进屋,别着了凉。”郑纬止住了步子。
此刻,郑绥身上只着了件单衣,长发过膝,想是洗了头发,还未干透,一张小脸尽掩在长发后面,唯有一双眼睛,乌黑透亮,目光望向他时,欣喜地喊了声阿兄,又抱怨道:“今日初见面,阿兄连吃晚饭,都不叫我一起。”
“也不知道我是为谁,难不成你想和十四郎君一起。”郑纬似笑非笑地看向郑绥,几乎是习惯性想接过辛夷手中的披风,然而终是住了手,“先把披风披上。”说完,率先举步往屋子里走去。
“小娘子就是不听劝。”晨风脸上满是幸灾乐祸,又伸手撩起郑绥的长发,用发带束起来,方便辛夷把披风披在郑绥肩头。
郑绥回头瞪了晨风一眼,“别磨牙了,赶紧把我头发给绑起来。”
晨风笑嘻嘻地忙应声喏。
一旁的辛夷看了一眼晨风,摇头道:“都是小娘子把她给惯坏了。”
且说主仆三人进屋后,郑纬已在屋子正堂上首的榻上坐下,终南正端着碗酪浆出来,郑绥忙地走过去,接过那碗酪浆,递给郑纬,“阿兄,先喝碗酪浆。”
“放着,你留着自己喝,原本就是阿兄给你寻来的。”
郑绥笑着应了声好,重新把酪浆递给终南,尔后跪坐在下首的榻上。
“十四郎君的事,你别再放在心上。”
听了这话,郑绥忽然来了精神,坐直了身,两眼明亮有神地望着五兄,“阿兄已经解决了。”语气是肯定,瞧着五兄没有否认,似卸下一副重担,透着几分欢喜与自豪,“我就知道,阿兄最有办法。”
“今后,非你所能及之事,不许再掺和。”
郑绥连连点头称是,又恐郑纬不信,又忙说一句,“没有以后了。”
一瞧郑绥这样,郑纬也知道,这话又是左耳进,右耳出,倒也没再多说,目光瞧见案几上,放着一封信函,还有一枚印章,福黄玉刻成的印钮,上头雕着只辟邪,小巧而精致,是他不曾见过的,拿起来,看了一眼,问道:“这枚印章是阿潼刻的。”
郑绥脸上的笑容一滞,轻轻嗯了一声。
“收起来,我记得,阿舅和阿耶从前给你刻了好几方印章。”
然而,这回,郑绥没有吱声,只是略微垂下了脑袋。
郑纬瞬间觉得无力,阿耶想得很好,可就是不曾想到,十四郎会英年早夭。
别说是阿耶,就是大兄,肠子也悔青了。
一时之间,又想起桓裕来,桓裕的确是当世难得的将才,三年前助圣上篡位,现今督掌徐扬等数州军政,手上集有南楚一半的兵力,不用大兄多言,他也知晓,这桩婚事,于郑家来说,是利大于弊,若联姻的不是郑绥,是郑家任何一位女郎,他将会极力赞同这门亲事的,只因是郑绥,方有犹豫,但也仅止于犹豫。
于他来说,有太多的权衡,哪怕知晓,郑绥和桓裕两人性情,实在相差太远,然,此时此刻,他都不敢开口询问,郑绥是否愿意。
其实,大兄的担心,纯属是多余的,他与大兄,算是真正的兄弟,可谓志同道合。
他受教于阿舅,大兄受训于大伯。
本质,并无区别。
这桩联姻,于眼下南地的郑家,是锦上添花,是如虎添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