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6章:除夕佳节,永安初雪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开来,唇畔勾起一抹笑意。

    这场大雪来的似乎正是时候,正好他可以一展身手,赢得民心。

    思及此,端王连忙挥手唤来下属,将自己的安排部署下去。

    “继续盯着南秦境内的各个城池,尤其是靠北的重要城池,有什么消息务必要以最快的时间送到。”

    下属闻言退下。

    端文是不信未卜先知的,但三日后的朝会上,宣德帝的那番言论却是狠狠的打响了他的脸。

    宣德帝端坐于上首,对着下方的文武百官道:“想必诸位爱卿也知近日南秦多处降雪,绵延不停。便是北边与突厥毗邻的平城,以及其他城池早已冰封,方圆不见粮草,百姓正受着煎熬。朕甚感心痛。”

    “陛下乃仁慈之君,天灾难挡,如今我们能做的便是竭力补救。”

    宣德帝道:“好在前几日先帝托梦给朕,提前警示了这场雪灾,否则眼下必然受灾会更为严重。”

    “南秦周边的城池还未降雪,目前受灾的主要是靠北的城池。”

    宣德帝的话一落,满场哗然,朝臣皆是不由自主交头接耳起来。

    前些日子,永乐观的法会,竟是因为这个?

    众臣听见宣德帝此言,不由得连声嗟叹,“吾皇圣明,吾皇乃真龙天子,幸得先祖庇佑,有先帝托梦,那此次的雪灾,我南秦必会逢凶化吉才是。”

    宣德帝的手往下压了压,面上一片平静,但他的心中仍是有些惊骇的,此事竟还真让宁玖给说中了。

    好在他提前听了她的建议,让永安城周边的城市早早做了防备,是以眼下永安城周边的城市,虽也是一连下了数十日的雪,但由于提前留有存粮,所以这饥饱问题并不足以担忧,更为令人担忧的反而是百姓们的御寒问题。

    宣德帝道:“诸位爱卿静一静,此事我们稍后再议,眼下应及时将御寒之物下发百姓。”

    顿了顿,又道:“另外北部诸城距离永安尚远,鞭长莫及,这次北部的赈灾仪式,需有人带阵赈灾才是。”

    宣德帝此话一出,朝中重臣,人心浮动,忽然一名齐王派系的官员站了出来,对上面的宣德帝拱了拱手道:“启禀陛下,齐王殿下三年前便往黄河治水,收到一片赞誉。以臣之见,此事正好可派齐王前去。”

    若是将齐王放去赈灾,他将差事办得完美,届时必会收获一片赞誉和百姓爱戴,这并不是宣德帝想要看到的结果。

    宣德帝心下不悦,正要回答,便见太子派系的官员道:“齐王殿下三年前那是治水,而如今是雪灾侵蚀,这雪灾和水灾又怎可混为一谈?依臣之见派齐王王殿下前去怕是不妥。”

    “是极……是极……”

    太子目光微动,本想亲自北上赈灾,但却又有些犹豫。

    他身子不佳,每到冬日便发寒疾,双膝疼痛难加,太子害怕此次北上会对他的身子不利。

    太子正犹豫着,忽然听到他身旁的端王劝道:“太子殿下,此次赈灾机会千载难逢,若你此番北上,将这桩差事办好,届时必会大受赞誉,而北方的百姓也会更加称赞陛下贤明。”

    太子闻言心思一动,见上首的宣德帝目光也带了几分期盼的落在自己身上,想了想,咬牙出列道:“启禀陛下,儿愿意今次北上救北方的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太子此言一出,赞声连连。

    “太子殿下一心为民,宅心仁厚,实乃我南秦之幸啊!”

    “是也,若太子殿下愿亲自前往,百姓们心思必然会更加坚定,这小小雪灾又有何之惧?”

    宣德帝的目光变换了几瞬。最后落在太子身上,点了点头道:“那好!既然如此,便由太子代朕亲自北上处理此事。”

    *

    远在太庙的齐王接到南秦北方诸地深陷雪灾的时候,本还有些庆幸。他本以为自己可以借这次机会返回永安,于是便让自己派系的官员上则了无数折子,奏明他愿自请赈灾一事。

    可谁知,他最后得到的消息,却是此次由太子领命亲自北上赈灾,已于三日前启程。

    齐王怒不可遏,紧紧咬牙,一拳重砸在墙壁上,对着他跟前的王四郎道:“这样的日子,何日才是个头?”

    王四郎眸光微沉,微微叹了口气对齐王道:“殿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小不忍则乱大谋,殿下需得要沉得住气才是。”

    齐王听闻此话,下意识吸了几口气,但如此之后仍觉心中郁结不堪,目光落在王四郎身上,不由愤愤。

    他忽然有些后悔,当初答应宣德帝来太庙的要求,否则此时他怎会处于这般被动的境地?

    王四郎一见他的眼神便知他在想什么,不可见的摇了摇头道:“殿下,眼下我们瞧着局势被动,实则正是修身养息的好时机。殿下以为晋王是如何倒的?其中最重大的原因还不是因为他沉不住气,所以才会将把柄落入圣上之手。”

    齐王闻言一阵,立刻醒神几分,“四郎说的是,方才是本王着相了。”

    王四郎点头道:“殿下知晓便好,殿下放心,你走的这几个月,京中局势并无大变。”

    齐王不由得松了口气。

    王四郎眸色微沉,有条不紊分析道:“太子此番北上,表面上看的确风光无限,实则却是困难重重。此前太子并未处理过类似的事情,此为困难其一。太子身子不佳,冬日里时有寒疾反复,若是路上他身子不适,届时还指不定会生出什么样的事来,此为困难其二。”

    齐王听到此处,眼眸不由得一亮,看着王四郎道:“四郎的意思是,趁着这个机会……”

    齐王目光灼灼,架着手在自己的脖子上比了个手势。

    王四郎面色微沉,摇头道:“不可!太子路上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届时必然会被人怀疑到殿下的头上来,就算要对太子动手,也不该是在此刻。”

    “总归殿下先耐着性子,休养生息。”

    齐王虽然不甘,但最后听了王四郎的这番话,觉得的确有几分道理,下意识点了点头。

    然后咬牙愤道:“这种憋屈的日子,不会太久的。”

    王四郎所料果然没错,太子领命带着一干大臣北上的第十日,忽然传来太子寒疾复发,身子不适的消息。

    这次赈灾的大部队已然到了北边的一座城池,由于太子身子不适,只好拨下一队人配太子一道在一座受灾较轻的城池将养,而其他人则是随端王和朝中其余大臣一起前往受灾严重的城池。

    齐王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笑得开怀,欢喜的不得了。

    而宁玖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面色极沉,五指微微收紧,果然,端王还是借此事作了他的跳板。

    时间飞逝而过,眨眼便至除夕。

    除夕这日,永安城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挂上红灯。

    团圆佳节,宁玖自然不可能独自一人孤零零的留在永乐观内,她让陈香紫苏二人收拾行囊,一道回到了东阳侯府。

    东阳侯府的布置是按照,宁玖父女几人的喜好来布置的,亭台楼阁,回廊假山,园间绿植呼应,颇有意趣

    不过此时此刻,庭院中积了厚厚的一层积雪,偶有不堪负重的树枝上的雪落下,发出簌簌声响,在一阵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显得尤为突兀。

    宁晟父子二人早早便侯在前院迎接见宁玖归来,见宁玖到达父子二人很是开心,连唤她到了屋子里,又差人将宁玖的祖父请来,一家人和气围在一块用团圆饭。

    晚膳罢,宁玖回了侯府的琼华院。

    是了,宁玖居住的这间屋子仍叫做琼华院,依旧是按宁玖的喜好布置,与原先的院子,几乎没什么两样。

    宁玖挥退沉香沉雪,声称乏了,一人在屋中。

    空气中似乎还带着几分过节的喜气味道,耳边不时传来几声热闹声响……合家团圆,亲人在侧,本该是十分欢喜的事情,宁玖却由来的觉得心有些空落落的。好像,有什么东西,缺了一块似的。

    宁玖觉得有些冷,将屋内碳火生旺后,踢了绣鞋,缩到自己的榻上用被子将身子搂住,膝盖弓起,下巴抵在膝上,若有所思。

    思绪飘忽,她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她与翊儿两人在宣政殿内,孤零零的,过着除夕的场景。

    崇德二年,是端王登上帝位后的第二年,除了第一年在宫中设宴宴请群臣,回宫之后,三人在一起过了除夕之外,旁的都是宁玖与翊儿二人一同度过的。

    这一年的除夕宴后,宁玖与翊儿聚在一起,本想差宫人邀他前往宣政殿,一家三口在一块儿唠唠闲话。

    结果他却称事务繁忙,让他们母女二人先歇。

    当时宁玖信以为真,以为他是真的繁忙,可眼下想起,他对于她们母女二人的态度,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转变的。

    崇德三年开春之后,他对宁玖二人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直至后来宁瑾和崔婉二人入宫,宁玖与他的关系更是降到冰点。

    忆起这些往事,宁玖不由得摇了摇头,将端王的身影从她的脑海中驱赶出去。

    端王的脑海很轻易的便被她驱赶走了,但是那道幼小的,稚嫩的脸任凭她怎么驱赶都挥之不去。恍惚当中,宁玖似乎置身于幽幽深宫,她听到,翊儿在喊,“阿娘,阿娘。”

    宁玖心中一阵酸涩,猛然将头扬起,发现自己正抱膝坐在自己的床榻上,而并非置身于那巍峨皇宫里,这才不有恍然。

    她忽觉面上冰凉一片,伸手一触,雪白的面颊上不知何时,竟挂了几行冰凉的泪痕。

    宁玖吸了吸鼻子,咬牙,手指紧紧的收在一起。

    心中不住呢喃,那个她想叫却不敢,叫出口的名字

    翊儿,翊儿,我在这儿,阿娘在这儿……

    宁玖的眸光渐渐暗沉,眸中隐有哀色。

    这一世他们母女二人,或许便没有缘分了吧!思及此,宁玖的心中不由得一阵抽痛。

    宁玖将额头抵在膝盖上,感到眼中有几滴温热滚落,而后落入锦被之中,消失不见。

    宁玖正兀自神伤,忽然听到窗框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她心神一凝,目光忽地落在窗上,心中隐隐的含着一种,自己都未曾觉察的期待。

    “簌簌——”

    响声再次响起,只不过细听之下才发现那声响并非是有什么东西敲击窗户发出,而是树枝被落雪压弯儿发出的簌簌声。

    宁玖先是微愣,而后不由得摇头,唇畔扬起一抹有些自嘲的笑意,她伸出手掌,抵住额头苦笑。

    说起来,自上次在永乐观,见过他后,她已有将近一月未曾与他碰面,也不知他这些日子在忙些什么。

    意识到的自己在想什么,宁玖先是一愣,而后唇畔的讥讽更浓。

    她在想什么呢?以往不是厌烦他吗,怎么今日倒盼起他来了。不过像今日这样的日子,他应当在府中团圆才是,怎么可能来见她?

    这样想着,宁玖继续埋收伏在膝上,昏昏沉沉,不知过了多久,竟是睡了下去

    天色渐暗,湛蓝的天幕愈发幽深,只有几颗可怜的心子高挂,不时闪耀着些虚微弱的光芒。

    宁玖的窗框忽然响起了,一声轻微的啪嗒声,接着窗框被人从外头撬开,一道玄紫色身影,十分灵活的翻窗入内。

    来人入内之后,连忙将窗户掩上,唯恐窗外的风雪,惊扰了室内的温暖。

    薛珩的右手还拎着两罐酒。

    薛珩这还是第一次来的宁玖的这件新屋子,他下意识环顾了四周。

    室内由一道十二幅山水插屏隔开,插屏将宁玖的房见隔成里外两个空间,绕开插屏和三道纱幔之后,便是宁玖起居的床榻所在,屋类的多宝阁上摆着各式的珍稀物件,比之宁玖先前房中的摆件看起来,价值更高。

    薛珩将手中的两坛酒放在宁玖房屋外间的桌案上,而后起身轻手轻脚的进屋。

    意外的,他看到宁玖屈膝抱着双臂,坐在床榻上。

    以往这个时候宁玖,还是醒着的,薛珩显然有些意外,宁玖今日这么早便睡下。

    薛珩回首,眸光透过层层纱幔,落在外间的两坛酒水上,略有些惋惜。

    原本他今日来此是想和宁玖一同庆祝除夕佳节的,但眼下宁玖既然已睡熟,那他也不好打扰。

    薛珩见宁玖的肩背都露在外头,眉头微蹙,上前一手扶着宁玖的后颈,一手拖着她的腰,想将她放平在床榻之上。

    谁知他的手,刚刚触及宁玖的肩背,宁玖的头便突地从膝上抬起,她身子往后挪了些,看着他道:“除夕佳节,你不在府了过节,跑来我这做什么?”

    宁玖的话听着是斥责的,但她的语气却有种微妙的雀跃。像是一件期待已久的物事,忽然到了自己面前。

    她的眸子在方才看到他的瞬间无可抑制地微微亮了几分。

    薛珩见状忙收回落在她肩膀上的手,让开身子,透过几层纱幔,指了指外间桌案上的两壶酒,“你都说了除夕佳节要与人团聚,我来此找你自然是,同你一起过节。”

    “良辰佳节,怎可无佳人作陪?”

    “过节?”宁玖有些狐疑目光落在薛珩的身上。

    今日他身上穿了件紫色团窠绣金的圆领袍服,一头墨发以紫金观束之,外头披了一件镶狐狸毛的玄色大氅,叫他看起来与往常相比,多了分冷肃的气息。

    宁玖目光微沉,觉得他这般冷肃的感觉,竟有些似曾相识,仿佛在哪里见过一般。目光又往下,落在他玄色大氅之上,上面被雪打湿,还沾着些泥点子。

    她的眉头下意识一蹙。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