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西走,来到火车站附近,看了眼正在建设的高楼,拐上站前街,在以前程立峰肉食店不太远的地方,有家小的卤肉店。
距离倒闭的程立峰肉食店一百来米,店面很小,也就十几个平方。
吕冬想了想,支好摩托车进店。
“要啥菜?”中年老板招呼。
大冬天,卤肉盛在盆里,摆放在案板上,看上去很诱人。
吕冬扫了一眼,指指一个托盘:“老板,来斤猪头肉!直接切好!”
中年老板说道:“好来!”
趁着老板切猪头肉的功夫,吕冬问道:“老板,你这生意咋样?”
中年老板笑:“还行,小本买卖,养家糊口足够了。”
吕冬笑着问道:“听说这条街上有家卖卤肉的出过事,不影响买卖?”
“嗐,能影响多久?”中年老板了乐呵呵说道:“也就那十来天,买卤肉的人少,不到半个月就恢复正常了,多大点事,能影响咱老百姓吃口好的?”
吕冬说道:“也是,啥事不是这样,事情过去,该吃吃,该喝喝。”
中年老板拿方便袋装上切好的猪头肉:“你算说对了,看到好吃的东西,谁还记得那点破事,就放点破壳子,又不是啥大不了的。”
他压低声音:“说句不好听的,就县城的饭馆,有多少用那东西的,一个巴掌数不过来!”
吕冬接过猪头肉,付过钱,出门。
上车前,从袋子里拿出一片猪头肉塞进嘴里,嚼了两下就皱眉。
不说味道咋样,这猪头肉明显煮过火了,没有那股脆生的嚼劲,吃到嘴里就觉得腻。
也可能是他吃习惯吕家村的下水,在卤煮上面,嘴有点刁。
猪下水里面的很多东西,卤煮除了味道,火候也很关键。
吕冬咽下食物,戴上头盔手套,又去其他街上,受限于大环境等因素,县城卖卤煮的店很少,他转了一大圈,连带前面的算上,也只看到四家。
其中一家,类似于他在大学城那样摆地摊。
出县城,吕冬又去临近的相公镇,这是一个大镇,也有卤肉店,他借着买猪头肉的名义,也跟老板聊了会。
这年头,竞争不大,卤肉店生意都不错,程立峰那事,对不在县城的店,没有任何影响。
毕竟信息传播速度有限,像泉南晚报这样的报纸,到了乡镇这一层级,基本都是公家单位才订。
至于青照台的新闻,真没几个人看。
这种小电视台,能吸引到观众的,一个是点歌台,一个是盗播的电视剧和电影。
青照台已经发预告,准备放《还珠格格》了。
授权?现在的县级小电视台根本不需要。
有本事就来打官司,光地方政府这一关就不好弄。
曾经很多小地方的人,能熟悉港片和周星星等人,除了录像厅,其实要多感谢当地的小电视台。
像吕冬第一次见到徐老师,就是在临县电视台播放的电影上看到的,云中龙那充满侠义精神的背影,不知给多少少年郎留下深刻记忆。
又去附近一个镇上转了一圈,看时间差不多,吕冬赶回大学城,放好车子进市场,问二焦:“三黑,焦哥,吃晚饭了没?”
焦三黑眼睛离开小说:“还没有。”
吕冬买了好几份猪头肉品尝,一人给一份,说道:“我买的,尝尝。”
他手里剩下的一份,又给了乔卫国。
乔卫国顶着明亮的光头,吃了一口,也皱眉:“没婶子做的肉好吃。”
“可不!”焦守贵接话道:“我从你们吕家村买过下水,这猪头肉煮的,差距太大了。”
焦三黑咕哝道:“有肉吃就不错了。”
焦守贵说道:“肉和肉也是有差距的,就像冬子那边的卤肉,味道多好,闻着都香。”
“要不冬哥和卫国生意最好!”焦三黑吃的津津有味。
免费的肉,吃起来当然香。
时间不早了,吕冬准备脱军大衣穿戴起来,手摸进军大衣口袋,有块冰凉的东西,他抓住拴在上面的红线,提了出来。
却是昨晚黑蛋送给他的平安坠,黑蛋还叮嘱过让他戴上,当时塞口袋里,回家就给忘了。
吕冬脱掉军大衣,想了一下,撑开红线戴在脖子上,吊坠放在衣服外面干活不方便,干脆塞进领口中贴身带。
石头质地的平安扣冰冰凉凉,戴着挺舒服。
后面两天里,吕冬下午都抽空去周边镇上查看卤肉店的事,还专门去村里小学校看过。
95年的时候,村里集资进行过一次修缮,小学校的草屋屋顶换成红瓦,但房子的土坯主体很破了,有些窗户都关不严,为了孩子们不被北风吹,村里在屋子北边钉上塑料布挡风。
像这样的村小学,青照不知有多少,想要翻建,更多要靠村里。
终归落在一个字上——钱!
事情要有人去做,三爷爷吕振林准备挑起千斤重担。
生于次长于此的人,不管做多做少,总要尽上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