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可致诘。

    世以玄为浅黑色,璲为赭玉,皆不然也。玄乃赤黑色,燕羽是也,故谓之玄鸟。熙宁中,京师贵人戚里,多衣深紫色,谓之黑紫,与皂相乱,几不可分,乃所谓玄也。璲,赭色也。毳衣如璲;稷之璲色者谓之穈。穈色在朱黄之间,似乎赭,极光莹,掬之,粲泽熠熠如赤珠。此自是一色,似赭非赭。盖所谓璲,色名也,而从玉,以其赭而泽,故以谕之也。犹鴘以色名而从鸟,以鸟色谕之也。

    世间煅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煅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予出使,至磁州煅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煅之百余火,每煅称之,一煅一轻,至累煅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诗》:“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觿,解结锥也。芄兰生荚支,出于叶间,垂之正如解结锥。所谓“佩韘”者,疑古人为韘之制,亦当与芄兰之叶相似,但今不复见耳。

    江南有小栗,谓之茅栗。以予观之,此正所谓芧也,则《庄子》所谓“狙公赋芧”者。此文相近之误也。

    予家有阎博陵画唐秦府十八学士,各有真赞,亦唐人书,多与旧史不同。姚柬字思廉,旧史乃姚思廉字简之。苏台、陆元朗、薛庄,《唐书》皆以字为名。李玄道、盖文达、于志宁、许敬宗、刘孝孙、蔡允恭,《唐书》皆不书字。房玄龄字乔年,《唐书》乃房乔字玄龄。孔颖达字颖达,《唐书》字仲达。苏典签名旭,《唐书》乃勖。许敬宗、薛庄官皆直记室,《唐书》乃摄记室。盖《唐书》成于后人之手,所传容有讹谬;此乃当时所记也。以旧史考之,魏郑公对太宗云:“目如悬铃者佳。”则玄龄果名,非字也。然苏世长,太宗召对玄武门,问云:“卿何名长意短?”后乃为学士。似为学士时,方更名耳。

    唐贞观中,敕下度支求杜若,省郎以谢杋诗云“芳洲采杜若”,乃责坊州贡之,当时以为强,笑。至如唐故事,中书省中植紫薇花,何异坊州贡杜若?然历世循之,不以为非。至今舍人院紫薇阁前植紫微花,用唐故事也。

    汉人有饮酒一石不乱,予以制酒法较之,每粗米二斛,酿成酒六斛六斗。今酒之至者,每秫一斛,不过成酒一斛五斗,若如汉法,则粗有酒气而已。能饮者饮多不乱,宜无足怪。然汉之一斛,亦是今之二斗七升,人之腹中,亦何容置二斗七升水邪?或谓:“石乃钧石之石,百二十斤”。以今秤计之,当三十二斤,亦今之三斗酒也。于定国饮酒数石不乱,疑无此理。

    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世传济水经过其下。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用搅浊水则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皆取济水性趋下清而重,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疾。今医方不载此意。

    予见人为文章多言“前荣”。荣者,夏屋东西序之外屋翼也,谓之东荣、西荣。四注屋则谓之东溜、西溜。未知前荣安在?

    宗庙之祭西向者,室中之祭也。藏主于西壁,以其生者之处奥也。即主祏而求之,所以西向而祭。至三献则尸出于室,坐于户西南面。此堂上之祭也。上堂设位而亦东向者,设用室中之礼也。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周南》、《召南》,乐名也。“胥鼓《南》”;“以《雅》以《南》”是也。《关雎》、《鹊巢》,二《南》之诗,而已有乐有舞焉。学者之事,其始也学《周南》、《召南》、未至于舞《大夏》、《大武》。所谓“为《周南》、《召南》”者,不独诵其诗而已。

    《庄子》言,“野马也,尘埃也”,乃是两物。古人即谓野马为尘埃,如吴融云:“动梁间之野马”;又韩偓云:“窗里日光飞野马”,皆以尘为野马,恐不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此物也。

    蒲芦,说者以为蜾裸,疑不然。蒲芦即蒲苇耳,故曰“人道敏政,地道敏艺”。夫政犹蒲芦也,人之为政,犹地之艺蒲苇,遂之而已,亦行其所无事也。

    予考乐律,及受诏改铸浑仪,求秦、汉以前度量斗升:计六斗当今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当今十三两;为升中方;古尺二寸五分十分分之三,今尺一寸八分百分分之四十五强。

    十神太一:一曰太一,次曰五福太一,三曰天一太一,四曰地太一,五曰君基太一,六曰臣基太一,七曰民基太一,八曰大游太一,九曰九气太一,十曰十神太一。唯太一最尊,更无别名,止谓之太一。三年一移。后人以其别无名,遂对大游而谓之小游太一,此出于后人误加之。京师东西太一宫,正殿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庑,甚为失序。熙宁中,初营中太一宫,下太史考定神位。予时领太史,预其议论。今前殿祠五福,而太一别为后殿,各全其尊,深为得体。然君基、臣基、民基,避唐明帝讳,改为“棋”,至今仍袭旧名,未曾改正。

    予嘉祐中客宣州宁国县,县人有方玙者,其高祖方虔,为杨行密守将,总兵戍宁国,以备两渐。虔后为吴人所擒,其子从训代守宁国,故子孙至今为宁国人。玙有杨溥与方虔、方从训手教数十纸,纸札皆精善。教称委曲书,押处称“使”,或称“吴王”。内一纸报方虔云:“钱閔此月内已亡殁,”纸尾书“正月二十九日。”按《五代史》,钱閔以后唐长兴三年卒,杨溥天成二年已僭即伪位,岂得长兴三年尚称“吴王”?溥手教所指挥事甚详,翰墨印记,极有次序,悉是当时亲迹。今按,天成二年岁丁亥,长兴三年岁壬辰,计差五年。溥手教,予得其四纸,至今家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