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要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粹而王,完全遵从它而王天下,

    驳而伯,

    无一焉而亡。

    臣愚不识,

    敢请之王。

    王曰:

    此夫文而不采者与?

    简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性不得则若禽兽,

    性得之则甚雅似者与?匹夫隆之则为圣人,

    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与!致明而约,

    甚顺而体,部分遵从它而霸一方,

    完全抛弃它便会灭亡。我因愚昧不能识,

    便请教于圣王。

    圣王回答:

    此物有条理而无华彩是吧?简明易懂而道理很深是吧?君子敬重而小人所不为是吧?尺性里没有它便如禽兽,人性里有了它便文雅是吧?普通人尊崇它就成圣人,

    诸侯尊崇它就统一四海是吧?它极其明白又简要,

    十分顺畅又得体,

    请归之礼。它是什么?请把它归结为礼吧!

    荀子激情朗诵,众人听得仔细。荀子诵毕,学生齐声为之喝彩。荀子环视四周,意犹未尽,又诵出一首《蚕赋》来:

    (原文〕(译文〉

    有物于此,有这样一种东西,

    兮其状,形状像赤裸着的身体,

    屡化如神,屡次变化,隞妙如神,

    功被天下,功德遍天下,

    为万世文。为万世留下文采和温馨。

    礼乐以成,礼乐因它而完成,

    贵贱以分。贵贱因它而有区分。

    养老长幼,养活老人,抚育幼小,

    用它而后存。

    名号不美,

    与暴为邻。

    功立而身废,

    事成而家败,

    弃其耆老,

    收其后世。

    尺属所利,

    飞鸟所害。

    臣愚而不识,

    请占之五泰。

    五泰占之曰:

    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屡化而不寿者与?

    善壮而拙老者与?

    有父母而无牝牡者与?冬伏而夏游,

    食桑而吐丝。

    前乱而后治,

    夏生而恶暑,

    喜湿而恶雨。

    蛹以为母,

    蛾以为父。

    三俯三起,

    事乃大已。

    夫是之谓蚕理。

    它的名字不美,

    与暴字为邻。

    功立而身废,

    业成而家败。

    老了被抛弃,

    后代被收存。

    它为人所利用,

    被飞鸟所伤害。

    我因愚蠢而不识。

    于是向五泰求问。

    五泰占卜之后回答说:

    它之身如女子美好而头像马是吧?它一生屡次变化却不长寿是吧?少年时健壮老了却拙笨是吧?有父有母却不分雌雄是吧?

    冬天隐伏而夏天生长,

    吃桑叶而吐丝。

    开始混乱而后有序,

    夏季生长而怕酷暑,

    喜欢湿润而怕雨水。

    蛹是其母,

    蛾为其父。

    三次休眠三次苏醒,

    事业终获巨大成功。

    它是什么呢?是蚕启示的道理。①

    荀子朗诵的这两篇“赋”,是他发自肺腑的声音。假如说“礼篇”是对他精心设计的“礼”的赞美,那么“赋篇”述说的蚕的故事,则是他人生的自我写照。

    赋是荀子创造的新文体。在荀子之前没有赋,只有诗、辞和古典散文。诗是有曲谱,能够唱的。赋却只供朗诵,不需要曲谱,当然也就不受音乐的限制,尽可以自由地“铺采搞文,体物写志”。①赋没有固定的格式,有并不严格的韵脚,借物言志,韵散结合,时而排比,时而铺陈,绘声绘色,不受任何约束,一步步将文理引入佳境,将感情意蕴引向深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荀子第一次以赋名之的作品有《礼》《智》《云》《蚕》《箴》五篇,另有《诡诗》和《小歌》两篇也被后人列为赋。

    荀子以后,仿照荀子写赋的人很多,竟然成为一种被文人喜爱的新文体,而且蓬勃发展,出现了不少因写赋而闻名的大家,如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到汉代,赋的创作达到顶点,竟然成为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文学样式。

    赋作为一种文体,是荀子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且说荀楼再次开学之后,每日白天书声朗朗,夜晚寂静无声,烛光明亮,映照着荀子专心写作的身影。

    文峰山巔的铮铮话语,是他的心中誓言,“而今之天下,诸侯纷争,暴政猖獗,仁义与学问不如蒿草。孔子亲手审定的古籍经典,被践踏、毁坏,如今已经没有一部完整的存在!然而,世道混乱,不能没有圣人之书代代相传;暴政猖獗,不能没有大道正理长留人间。荀况我要在有生之年,把我所悟知的对于人生、对于人世、对于国家治乱兴亡的大道正理记述下来。我要将儒家、墨家、道家等百家之学,一一评说。为这个缺少阳光的人世拨开云雾;为万世立法,让有志于创建太平、有序、和谐之天下的君王有所遵循,让后世的人明白,何以称其为人。”

    清晨,温柔的阳光洒向一束束书简,一只蜜蜂飞来,洛在书简上面,缓缓爬动,身后留下许多经过荀子整理的中华经典《诗经》《尚书》《易经》《左传》《春秋》,①以及他在稷下学宫和兰陵写下之后又反复修改的《性恶》《非十二子》《儒效》《解蔽》《礼论》《王制》《王霸》《天论》《富国》《劝学》《修身》《荣辱》《正名》等等荀子在逆境之中以旷世哲人的深邃思考,继承儒学,改造儒学,提升儒学,批判吸收诸子百家之长,为后世留下的博大精深的宝贵篇章。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