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十五、考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但是可惜的是,在实际阅卷过程之中,这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乡试阅卷是出了名的时间短,任务重,神人也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大明律规定,从八月十二头场考试完毕,便由主考官掣房签分卷,然后各房开始分头阅卷。而录取放榜的时间,不得晚于八月底,距离开始阅卷的时间不过十来日。再扣除中间酒席谈笑,真正阅卷的时间不过三四日。

    再加上两位主考官并不直接批卷,他们只是为六位同考官推荐上来的试卷把关,决定取与不取。所以全部的阅卷任务,都压在几位同考官身上。这在明初还勉强可以胜任,因为经过多年的战乱,人口锐减,读书人更少,比如说洪武初年,只有一千余人参加应天乡试,而时至今日,这个数字已经翻了好几番。

    而且阅卷的工作量,不仅由试卷的数量决定的,还需要看试卷的答题量。生员人均在第一场要答两千两百多字,第二场三千五百,第三场三千多些,三场共计将近万字。

    四五千万字的阅卷重任,全压在几位同考官身上,而且对于这些试卷,他们必须做到字斟句酌,绝对不能像童生试或者科考那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的批了完事。

    因为乡试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取中的举人便有资格做官了,其重要性便是提高到关乎国家兴亡的程度也不为过。所以为了保证阅卷的质量,在公布录取名单之后,各省还需要将取中举人的试卷送到礼部复查考卷,这个步骤叫做‘磨勘’。

    ‘磨勘’一般由礼部会同翰林院完成,那些清贵无聊的官员们,会审阅每一份试卷,检查考官在阅卷的过程之中是否舞弊,以及考官阅卷是否认真,比如试卷之中有无错别字,语句不通等等问题,同考官是否标明了。对于同考官阅卷过程之中的错漏,一经磨勘查出,都必须进行严厉的处罚。按照规定,同考官在阅卷的过程之中,没有通篇‘句读’的,会有降一级的处罚,如果同考官‘句读’有误的,则会罚俸一年。情节严重的还会降几级,罚俸数年。那些同考官本就是些六七品的小官,谁能受得了。

    在‘句读’上做文章,来让同考官好生阅卷,这个主意简直变态到了极点。因为这时候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的,同考官阅卷时,必须仔细读过每一篇文章的每一句话,否则根本无法断句圈点。

    所以阅卷者根本不可能一目十行,他们必须逐字逐句的阅读过,不仅要注意文字通顺与否,还要给每份试卷写评语,并陈述是否荐卷的理由。

    想想吧,试卷如此之繁多,时间是如此之紧迫阅卷者又是如此之少,出了纰漏还要受到弹劾,降级罚俸。而考试的内容又是如此复杂,涉及文体如此之多,而且文章又是千人百面,有平奇虚实繁简浓淡之异,同考官们纵然都是神人,也不可能保质保量的按时阅遍全部试卷。

    所以经过上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