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6、大决战

    就在大军出发前,朱元璋特意鼓舞诸将道:“陈友谅构兵不已,复围洪都,彼累败不悟,是天夺其魄而促之亡也!吾当亲往,尔诸将其各整舟楫,率士马以从。$首@发』”

    这番话,算是给老陈画了一副恰如其分的像。

    这一天,朱家军在龙江祭起大旗,清点舟师约二十万众,其中右丞徐达、参知政事常遇春、帐前亲军指挥使冯国胜、同知枢密院事廖永忠、俞通海等随从出征,当然还有参谋刘基等人也随行。

    就在船队经过新河口时,发现了一条奇怪的大鱼,不少人都叫它“龙鱼”,是个好兆头!不过也有倒霉的,因为大风把冯国胜的座船给吹翻了,朱老大认为这很不吉利,于是不得不命令冯国胜返回应天——要说运气,这冯老二一辈子确实够衰的,到头来都不得好死。其实,若论战斗力,他也算是一流名将了,但就因为这翻船不吉利,鄱阳湖决战朱老大没有用他,这实在有点可惜。

    而此刻的陈友谅还在死磕洪都,一条道跑到黑,根本就没料到朱元璋会放弃攻打庐州,回援洪都,更没想到朱家军居然是从长江水路回师,奔鄱阳湖而来。

    在鄱阳湖湖口,陈友谅根本就没留下什么守军。这样一来,也就等于断了自己的后路,或许,他也根本没料到朱元璋敢来。

    所以当大军到达湖口时,朱元璋便“遣指挥戴德以一军屯于泾江口,复以一军屯南湖觜以遏友谅归师,又遣人调信州兵守武阳渡,防其奔逸。”朱家军封锁住了湖口,将陈友谅的归路彻底堵住了。

    此时,距离陈友谅首战洪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八十五天。当陈皇帝突然听闻到朱元璋大军到来的消息时,他先是震惊,继而不得不解了洪都之围,并率领全军东出鄱阳湖,前来迎战朱部水军。

    朱元璋率领诸军由松门入鄱阳湖时,踌躇满志,他再次晓谕诸将道:“两军相斗勇者胜,陈友谅久围洪都,今闻我师至,而退兵迎战,其势必死斗。诸公当尽力,有进无退,剪灭此虏,正在今日!”

    狭路相逢勇者胜,成败在此一举了。

    目前来看,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面积在三千平方公里以上。在元末,总面积只会更大,估计应该不下四千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三到四个县的面积。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二十日,朱元璋部与陈友谅部在鄱阳湖中的康郎山1附近水域遭遇。

    首先说说双方兵力对比,陈家军既已在洪都之战中死伤数万之众,而朱家军也有不少留守湖口的部队,所以陈、朱双方兵力大致为2比1。另外,船只数量的问题后面还会提到,但可以肯定地说,陈家军的船只绝不是像后世有些人说的二百多艘,它至少在千艘以上,而且巨舰不少。开战在即,陈友谅将他的巨舰群紧密地排列在了一起,以求从整体气势上压倒朱家军。

    而部的船只总体偏小,数量上也大约只有对方一半不到。面对这种情况,朱元璋给诸将打气道:“彼巨舟首尾连接,不利进退,可破也!”虽然样子很吓人,但都连在一起,行动不便,反倒容易攻打。

    朱元璋有针对性地把大军分为十一队,火器、弓弩以次而列,他还告诫诸将:在接近敌船时,先发火器,再用弓弩。等到靠上去后,再以短兵相接。

    第一天双方进行了总体部署,并没有正式进行交战。

    陈家军除了聚头船体巨大,占据了以上攻下,以大攻小的有利条件外,其杀手锏大概在于船上威力巨大的抛石机一类,而且他们还占据了水的上游。朱家军除船体太小外,还处于仰攻及下流的不利地位,但朱家军也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配备了大量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射程远而且杀伤力巨大。当时这些火器就包括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神机箭等。据说刘基对火器就很有研究,也积极提倡,而朱元璋也非常重视火器。甚至在将来北伐时,面对冲击力强大的蒙古骑兵,火器也占尽了优势。

    而且后来,终明一朝,军队重视火器成了传统,到永乐时还专门组建了使用火器的神机营。

    1即今日鄱阳湖内康山。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即命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率军发起了进攻,一时间“呼声动天地,矢锋雨集,炮声雷訇,波涛起立,飞火照耀”,很快“百里之内,水色尽赤”。

    徐达身先士卒,率部奋勇向前,最后击败敌前军,杀一千五百人,并缴获巨舰一艘,军威因此大振。

    接着,俞通海又乘风发火炮焚烧了敌船二十余艘,敌军因此被杀及被淹死的人甚多。但是,面对强敌,朱家军所付出的代价也不小,指挥韩成、元帅宋贵、陈兆先等先后战死。

    徐达的先头部队冲锋在前,大火也烧到了徐达的船上,敌人乘机来攻,徐达一边救火一边继续作战。朱老大见状,急忙派人前往援助徐达。由于徐达的力战,最终敌人退却了。

    就在这时,陈部悍将张定边发现了朱元璋的座船,“擒贼先擒王”,于是张定边便挥军队袭击朱老大的座船。就在双方缠斗的过程中,朱老大的座船竟不幸搁浅了,于是船上的将士只得玩起了肉搏战,使得张定边等人一时无法靠近。

    形势非常危急,常遇春率部赶来支援,他长臂善射,竟一箭射中了张定边,这一下,张部才不得不知难而却。接着,俞通海也率部来援,他坐的船身所激起的大浪一下子涌到了朱老大的座船那里,这才让座船重新启动了起来,迅速驶离了险境。也有的史书上指出,程国胜、韩成、陈兆先等将领就是在救援朱元璋的过程中牺牲的。

    陈部的大船虽然攻击力强,但缺点是不够灵活。精通水战的廖永忠就以飞快的小船追赶准备逃走的张定边,结果,当张定边等突围而去时,不仅士卒多有死伤,连张定边本人也已身中上百只箭,好在铠甲护身,他浑身像个刺猬,但命保住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此战的激烈程度。

    过了一会儿,常遇春的船也搁浅了,朱老大连忙派兵来救。这时正好有一只被敌人击败的船撞上了常遇春的船,此船也才得以重新启动。

    到了日幕时分,双方见伤亡巨大,开始纷纷撤离战场。关键时刻,朱元璋召集诸将,“申明约束,喻以死生利害,诸将咸举手加额,以‘死’自誓。”在战事胶着,胜负尚无法预料的情况下,勇气和必死的决心才是支撑大家走向胜利的唯一动力。

    分析这一天的战况,朱元璋发现:虽然自己与对方兵力悬殊、船只方面劣势明显,可陈家军也并没占到多少便宜,双方基本战成平手,所以,他心里也踏实了一些。但诸军则明显有些情绪低落,因为手下败将突然变得如此强悍,让他们始料未及,这不能不令朱元璋担忧。

    而朱元璋本想通过一天的战斗,找出敌人的破绽之处,然后一击制之,但目前显然是没能找到。

    此时,他又突然想到自己后方的布防还是有些草率,张士诚那边仍然不能不防,而且应天必须要有一位大将镇守,才足以威慑四方。所以,他便连夜派徐达返回了应天。

    第三天早晨,朱元璋亲自布阵,再次对陈家军发起了猛攻。

    诸军像疯了一样冲锋向前,陈家军先头部队有点抵挡不住,被杀死、溺死者不计其数。但之前在龙湾之战中投降朱家军的猛将张志雄,却因为桅杆折断,船行动困难,敌人发觉后拼命围攻,走投无路下只得自刎而死。

    在先前的龙湾之战中,陈家军因为地小船大,摆不开战场,而吃了大亏,可这次鄱阳湖水面宽广,庞大的舰队得以全面铺开,水战就成为了其长项,他们“巨舟连锁为阵,旌旗楼橹,望之如山”。朱家军玩命的冲锋,始终没能冲乱对方的阵形,而己方悍将丁普郎、余昶、陈弼、徐公辅等却相继战死,尤其是丁普郎,身中十余刀,头都被敌人砍掉了,可是手上仍然拿着兵器,立于船头而不倒。人虽死,神却未死!其威猛不难想见。

    这样势均力敌的残酷绞杀,对于朱家军来说,是从未经历过的。更何况朱家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随着战斗的继续,人是越来越少。

    终于,有人坚持不住了,开始驾船后退。

    朱元璋亲自在后面督战,大声喝令,将士们还是有点腿软。这时,右军退却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了,朱元璋下令斩杀了十余位队长,可仍然无济于事。

    形势相当危急,军心一溃,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泡影。

    按照《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这时,朱元璋的小舅子、手下将领郭兴上前进言道:“非将士不用命,实敌舰巨大,非火攻不可解去其势!”也有史书上说是刘基先提出的“火攻”建议。

    不过在我看来,赤壁之战妇孺皆知,而火攻敌船的法子,朱元璋这等聪明人不会不知。况且陈家军舟舰相连,颇似当年曹操的做法,是最容易被纵火攻击的——但朱元璋一开始并没有这么做,恐怕他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

    这天午后,双方的鏖战仍在继续着,可就在这个时候,天赐的良机终于到了——东北风起,从朱部阵营向陈部阵营的方向刮去。

    于是,朱老大急命以七艘船满载荻苇,其中装满火药,再扎上草人,草人身上披好甲胄,各持兵戟,远看就如同真人一样。敢死之士驾驶着这些船只去放火,然后再用准备好的小船逃生。

    船只顺风而下,很快就冲到了陈家军的船阵附近,敢死队员们便乘风纵火,风急火烈,须臾间船就撞到了敌船上面。“当火足够大时,没有什么是不能被燃烧的。”某位哲人如是说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