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表,其故事后来被改编成著名京剧《战太平》,影响了好几代人。

    花云是常遇春的怀远同乡,这二位很有几分相似。小花打小死了父亲,后随母亲改嫁到一户姓张的人家,他天生异禀,“体长大,面铁色,骁勇绝人”。

    花云属于最早投奔朱老大的一批人,因此立下的功劳也不少。打横涧山、攻滁州,都是他一马当先。有一回,当敌人把朱老大团团围住的时候,又是花云横冲直撞地解了围。渡江以后,朱老大觉得他“材勇重厚,可属以事”,是位忠实可靠的同志,所以才命他经常护卫左右,类似曹操帐下的典韦、许褚等。

    攻克集庆时,花同志得兵千人,被升为总管。后来,他又随军从征镇江、丹阳、丹徒、金坛诸县,皆有战功。后来,他又率军驻防于常州附近。太平设立行枢密院后,花云则被授为院判,升安远大将军。

    后来,他又随军攻克常熟,收编部众上万人。有一次,他奉命带领三千人马赶往宁国,当时有不少匪盗啸聚山泽,所以路上并不太平。花同志见此情形,乃提刀在前,遇敌即斗,遇寨就拔,一路上斩首数百级,而自己毫发未损,堪称奇迹!

    花云牺牲时,只有三十九岁,正当壮年。

    其夫人郜氏在城破之时,将幼子花炜托付给侍女孙氏,自己亦投河自尽。

    后来,朱元璋亲率大军收复太平,孙氏携花炜来见。

    朱元璋在感慨之余,抱花炜于膝上,叹曰:“此花云子,将种也!”将其留在身边,抚养长大。

    看最新章节

    6、有没有人告诉你

    在攻破太平之后,陈友谅打算集中全力,直下应天,以捣毁朱家军的老巢。这一招“猛虎掏心”且不说难度多大,但的确挺吓人。

    不过在此之前,陈老大还有一件事情顺带也想办了。

    在进攻太平时,徐皇帝也被一同胁迫了来。打下太平后,陈老大开始志得意满起来,他觉得徐皇帝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于是,陈友谅终于迈出了最大胆,也最无厘头的一步。

    当时,陈家军的水师停泊在采石矶附近。他便派人去把徐皇帝叫来。待到徐皇帝坐定之后,老陈一边跟徐皇帝亲切交流,一边暗示“壮士持铁槌自后击碎其首”……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血腥的恳谈会了!

    徐皇帝一死,老陈就借用新占的地盘,着手登基一事了。

    采石矶上有座五通庙,陈友谅命人将庙中的神像都搬到门外,然后便在庙中举行登基大典。

    他宣布国号为“汉”,改元“大义”,仍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因为庙太小,群下们只得跪在江滩上行礼。偏不巧,当时正值盛夏,一场瓢泼大雨不期而至,把大伙都浇得七荤八素,人心惶惶的,仪式只得草草结束……

    在当时不少人看来,这也许正有某种上天的警示意味。

    需要说明的是:陈友谅这么急不可待地登基,符合他一贯的智商和性格,但他这么一做,也就把自己置于“名不正言不顺”的火炉上了。

    孔夫子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分”这玩意儿,表面上看很虚,在很多强权者比如陈友谅等人眼中,它连屁都不算,但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普通人心中,它又是高于一切的。

    究其实质,是因为“名分”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信誉,有“名分”去争取当属天经地义,没“名分”而去强夺,在大家看来基本就等于强盗行为,做人的信誉将全无。这样的人,迟早会有玩不转的一天。

    且不说让老陈学学曹操,单就他这一昏招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徐皇帝死后,割据四川的明玉珍就不再买他的账,而是自立为陇蜀王,成了公孙述、刘备式的人物。相反,明玉珍还追尊老徐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既收取了人心,也昭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

    试想:陈友谅要是能够得到巴蜀这块宝地的鼎立支持,那么,他雄霸江南、甚至攻取天下的底气将会有多足?将来与朱元璋对决起来,鹿死谁手,还真的未可料知。

    登基这一年陈友谅整四十周岁。而第二年,朱元璋才被小明王正式册封为吴国公。到了他四十周年的时候,他也摇身一变成了朱皇帝。

    &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