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三章金钟大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丘南全县农村土地改革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基本完成,这再一次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丘南的农民不再局限于一年两季只种小麦玉米的生产模式,心眼活的人拿出一小块地尝试性的种上了农副产品经济作物。

    九月,收获的季节,几十年来习惯了吃集体大锅饭的农民鼓足勇气,将收获的蔬菜水果拿上集市售买。金钟大集上一些脑瓜活泛临街的而居的人也开门做起了各种小买卖,裁缝店、理发店、熟食店、副食店等如雨后春笋般一夜间冒了出来,当然还包括老银匠阿福的“周阿福银器加工部”。

    老阿福七十多岁,不是本地人,但取了一个金钟的媳妇,据说无儿无女。解放前夫妻两人才来到金钟投奔了丈人家,给老丈人丈母娘养老送终后继承了一套沿街的老屋,便留在了金钟,一住就是三十多年。

    对金钟人来说老阿福很神秘,有人说他来自省城,还有人说他来自京城,他吃喝穿戴都很细致讲究,和金钟乡里的人吃饱穿暖的原则不同。左邻右舍们还时常看见不知从那里来的小汽车停在老阿福的门前,临走时对老阿福作揖抱拳很是客气。

    阿福以前偶尔会给交好的朋友加工打造一两件东西,老赵头是他最谈得来的朋友,二牛的那个挂件就是出自老阿福之手。每次忙完牲口市的事,老赵头都会揣瓶子老百干或一斤猪头肉或半斤五香花生米去找阿福一起喝两口。周阿福很喜欢虎头虎脑的二牛,二牛也喜欢去阿福那里去玩,因为阿福的里屋里有许多稀罕的玩意,和画着那些个稀罕玩意的书。

    隔的老远二牛便看到了站在银器加工店门前的老阿福。

    “福伯好!看看我给你卖的好吃的。”

    “噢!二牛,过来,我看看二牛给我买的啥好东西,哟,大鸭梨啊,真是个好孩子”。

    “这是我用自己赚的钱买的!”二牛自豪地向老阿福炫耀着那满满一口袋的钞票。

    “二牛真是又懂事又能干,好,今天我就破一回例,让你把那本书带回家去看,不过一定不要弄丢了弄破了啊。”

    “谢谢福伯!你放心,我一定给你保管好,弄坏了你告诉我老爹让他打我屁股。”

    “好,一言为定,来给你,记得别忘了下次赶集的时候给我一带回来,不然可就没下回了。”

    二牛连声应承着,拿好老阿福里里外外包了好几层报纸的书,继续和小武小昆在大集上逛荡。手中有了钱的孩子最禁不住零食和玩具的诱惑,一上午的时间三个孩子不但肚子吃的圆圆的,装蝎子的空桶也装的满满的了。

    天到响午,集市上的人慢慢开始向回家的方向流动,二牛知道离老爹忙完还要一两个小时,牲口市算集市上算的大额交易,一般都要等人渐渐变少了才付款收钱。逛累了的二牛小武小昆找了一个胡筒的墙荫下憩息,一边打着饱嗝,一边谈论着下周捉蝎子的宏图大业。

    “坤哥就是他们,就是这三个子偷走了我的钱,别让他们跑了!”

    说话间从胡筒外围上来三个人来,当先的一个十三四岁驼着背的瘦弱男孩,身后是两个模样极为相似的二十多岁青年,都长的身高八尺虎背熊腰,一个脸皮略黑,一个脸皮略白。

    姜小昆以前跟张少杰在金钟玩时都见过他们,只是他们不认识姜小昆。

    前面的男孩大家都叫他刘罗锅,后面的两个是双胞胎兄弟,老大叫阎志坤,老二叫阎志国,是金钟街上出了名的两个愣头青、大混子,人们背地里称为“黑白双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