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八章 定海:一角钱一亩的土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不过,这次占领定海后,英军并没有归还给中国,还派兵驻扎,由一位少校军官统帅。

    另外,中国近代早期较为有名的传教士郭士立做过一段时间的定海最高行政长官,被戏称为“定海知县”,但在1844年的时候应该早就到香港,给德庇时做秘书去了。

    此时的定海,在英国人手中是与通商港口宁波一脉相承的贸易基地,也是逼迫中国人让步的手段和监督中方执行不平等条约的担保物。

    在1846年,中国付清南京条约规定的一千四百万两赔款后,英国政府没有理由继续占着定海不放,最后只能撤军,将定海还给中国。

    不过,英国政府不甘心之下强迫清政府接受一个条款,那就是为免英国的利益受到法国的侵害,清政府不能将定海转让给法国。

    清政府当时一脸的懵逼,不知道这事情跟法国又有什么关系,但当时的耆英等认为这个条款没什么问题,以后甚至可以用定海挑拨法国跟英国的怼上,收到二桃杀三士,以夷制夷的奇效,最后就同意添加这么一个条款。

    这后来被认作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关列强势力范围的第一个示范条款。

    哦,好像又扯远了。

    这时候的定海人口大约三万,岛上水道纵横,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有相当发达的造船业、盐业和渔业。

    赵大贵本来并不想在定海多待,在定海住宿一晚后就离开,结果到了岛上后,又改变了主意。

    原来,赵大贵想了一下,现在的定海位置得天独厚,堪称风水宝地,非常适合做大贵商行的分基地。

    此时的定海并不属于清政府,因此在这里做些朝廷官员们看来大逆不道的事情,如开办西式船厂或军工厂什么的,清廷管不着,英国政府不会管;

    就算两年后清政府要把这地方收回去,那之前也有两年左右的自由发展时间,而且以英国政府的屌性,必然要清政府保障外国商人在这两年间在定海的投资。

    最妙的是,以后英国人还要从这里,那么这里几乎就会成为三不管地带,对一些野心家如自己,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

    想到这里赵大贵心里就一片火热,跟英国商船的船长说好多待几天,然后准备一份礼物,拜访英军在这里的最高长官。

    如今在英国的驻军最高长官的军衔为少校,别看这个军衔似乎不高,巴富尔当上领事之前的军衔也只有少校而已。

    赵大贵拜访这位少校,陈述自己想开办一条从魔都到香港的航线,希望在这里能得到一些土地,建立码头和补给站,这位少校很高兴地表示支持。

    “建立这样会一条航线,加强北方港口和香港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好的事情,我这边必然支持。

    不知道赵买办想购置多少土地呢?”这位少校多少也听说过上海的一位有钱买办想开办这样航线的消息,而且像巴富尔一样,对这件事情非常关注和支持。

    “前期在港口附近获得五六百亩土地,建立码头和补给站,就可以了。

    如果可以,我还想购买本地的造船厂,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