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苏州模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赵大贵想了想,觉得这还真是个有用的建议,便拿出个小本子,用洋人那里买的钢笔,将意见记下来。

    “去嘉兴和杭州购买生丝,还有到山东收购柞蚕丝,都是好主意,我记下了。

    其他几位有别的想法没有,都说出来,大家斟酌斟酌。真要想出个好主意,赚了钱,商行也绝不会亏待你们的。”

    看到赵大贵对张掌柜的意见很重视,其他人也受到鼓舞,述说起自己的想法。

    他们说的,有将洋货带到其他港口和内陆城市销售的,也有要打价格战,抢了其他买办生意的,甚至有人提议利用赵大贵在英国领事馆的官职,给洋人高管们送点钱,直接将其他买办驱逐出去。

    当然,赵大贵笑了笑,否了让巴富尔领事驱逐其他买办,只留下大贵商行作为唯一的买办商行的做法。

    先不说这合不合商业道德,巴富尔手中有没有这么大全力,单说英国人费了数百年功夫才把广州的公行制度打破,推行自由贸易,巴富尔就绝不会同意在魔都以另类形式复活公行垄断制度。

    会中,甚至有人提议经营鸦片,增加经营项目,被赵大贵严厉禁止,无论如何赵大贵也不能涉足这样的生意,就算这生意很有钱途也不行。

    “其实,洋人到我大清要的是丝茶,我们大清商人要的是洋布和洋货,都是各自市场里特别畅销的东西,走的量都很多。

    我们可不可以这么做,洋人商船带洋布过来,我们不跟他现金结算,而是将人货物的代理权拿下,然后直接给人弄茶叶,然后就把多余的洋布拿下,自己到苏州慢慢出售?”一位掌柜提议道。

    “你是说以物易物?这算是个好办法,只是其中的风险不好管控啊。”赵大贵倒把人说的意思听明白了,叹了口气说道。

    坑了开埠初期很多买办们的物物贸易模式其实很简单,甚至听起来还很有道理,在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借此扩张和赚钱的,只是到了后期才坑死大量商人而已。

    不过,即使这种模式有其先天的缺陷,又坑过好多人,物物贸易本身在魔都还是顽强地生存下来,即使在数十年后还有很多人以这种模式做生意的,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苏州模式。

    在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模式。

    举例来说,有英国商船带着满船货物到来,可能是价值十万元的洋布,到魔都是想用来换取价值十万元的茶叶的。

    那么,大贵商行就可以拿下这个单子,跟船长说不必要费力把洋布卖了,直接将洋布放到大贵商行的货栈,然后换上商行提供的十万元的茶叶,回到英国就行。

    这样一来,能快速做单子,货物也好,船长必然高高兴兴地同意。

    然后,大贵商行就可以去找一家茶栈,希望以洋布换上价值七万元的茶叶,鉴于洋布的畅销,卖茶叶和卖洋布能赚两份钱,茶栈肯定也高高兴兴地同意,赵大贵当初代理第一艘船货物的时候,就干过这事情,赚了第一桶金。

    因为茶叶的利润在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左右,大贵商行用这茶栈眼里七万元的茶叶就能获得英国商船带来的价值十万元的洋布;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