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茶叶贸易概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还能留出一些讨价还价的空间。

    既然这样,赵大贵就决定按照几家茶栈报出的茶叶价格,再上浮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提供给凯特利船长做选择,如果船长觉得价格太高,那就讨价还价一番后勉为其难地降下一点就是了,总之不能报得太高或太低就是了。

    按照这个原则,赵大贵便制定出几种中上品茶叶的报价单,其中:

    熙春茶每担46两,工夫茶每担275两,屯溪每担245两,雨前每担405两,小珠每担465两。

    (知了注:这其实参考1857年额尔金在上海英商总会上关于海关税则与一般贸易关系报告书(英国外交部档案)中关于1845年上海茶叶出口价格的部分)

    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赵大贵选择的都是接近上品的中品以上优质茶叶,中品及中品以下茶叶一个都没选择,毕竟茶叶单价越高,对他来说越有利。

    而且,这种方法也更符合英国船长的利益,茶叶的档次和价格越高,他到英国后脱手起来越容易,能赚的利润也更多。

    如果有人对魔都开埠以来的商品价格变化感兴趣,就会发现开埠初期的茶叶和生丝等出口货物价格最高,然后就开始递减,直到1849年左右达到最低谷,之后又开始有所上升,但总的来说并没能恢复到1844年左右的最高价。

    关于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源于鸦片战争之后的银贵钱贱现象,茶商跟茶农收购茶叶是用铜钱的(小宗贸易),出售茶叶则收取银钱(大宗贸易),使得茶商愿意接受更少的银元就出售茶叶;

    但更重要的还是开埠初期的价格虚高,英国商人对当地的茶叶价格不太了解,习惯于十三洋行时期的垄断性茶叶价格,并不清楚丝茶内销价格和外销价格之间的巨大差距,因此愿意出很高的代价收购茶叶。

    等到英国商人对这个行业熟悉了,掌握了讨价还价的技巧和能力,就用种种手法降低收购价格,以赚取更多利润,到1849年期间内销价格和外销价格之间的差距就变得很低了。

    之后,对外贸易才趋于稳定,外销价格在内销价格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浮动,达到短暂的平衡。

    按照赵大贵的理解,就是数年后外销价格将比内销价格高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而在这开埠初期,外销价格比内销价格高出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称得上是暴利。

    不管从什么角度将,魔都开埠初期的对外贸易,都称得上是巨大风口了,二师兄都能吹起来的那种。

    最后谈判前的准备完全停当后,赵大贵才拿起精心挑选的样品和报价单,去找凯利特船长。

    凯利特船长在中英之间做过多年的茶叶生意,本身就是这方面的行家,手下又有专门检查茶叶质量的检查人员,带着几名高级船员一起分析赵大贵带来的茶叶样品和价目表。

    船长仔细观察几款茶叶的色泽和外形,拿起一些放到嘴里咀嚼,又用热水泡上,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和清澈程度,再咂一口品尝,倒是比赵大贵当初专业多了。

    “您看这茶叶怎么样,还可以用吗?”赵大贵小心翼翼地询问。

    船长先不说话,拿起报价单仔细翻看,然后才疑惑地说道:“这些茶叶都是中上乘的好茶,可是这价格对吗?”

    “哦,您觉得这价格怎么样?”赵大贵心里咯噔一下,还是如若无事地说道。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