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祈奕出得门来,却并不外出,返身回了梧桐苑,只因祈奕早已知之,展昭已经跟包大人约定,将在夤夜再带陈琳进城,以免有心人洞察天机。
回头却说八贤王见了李娘娘,心中顿时惶恐,狸猫换太子一案,当年先皇因为太子年幼,刘后势大压下了,如今时隔二十年,就是八贤王陈琳也不能证明圣上就是李娘娘之子,亲手经历狸猫怀太子当事人寇珠已死,只剩下郭槐能够证明李娘娘冤枉,以八贤王对郭槐了解,郭槐就是自己死,也不会牵扯刘后,包拯纵然铁面恐怕也是无可奈何。除此之外,八贤王想着整个南清宫冒认圣上二十年,这可是欺君大罪,祸及九族。面对李太后竟然一时难以开口,心中又是愧疚又是恐惧:“皇嫂这些年受苦了,都怪本王无能,当年不能挺身而出,替娘娘主持公道,平冤昭雪,请皇嫂恕罪。”
说这话竟然跪下了。
李娘娘闻言顿时泪如雨下,也跪下了:“王爷何出此言,若非王爷当年长仗义相救,我的皇儿也活不到今日,哀家也早就葬身火海了。王爷活命之恩,天高地厚,哀家感恩尚且不及,怎么怪罪王爷!只是哀家蒙冤二十年,苦苦煎熬二十载,这天大的冤枉,还要依赖王爷挺身而出主持公道才是。”
八贤王闻言一时心如刀绞,论理,他应该主持公道,还李娘娘儿子与公道,可是是人都有软肋,都会害怕,他当初救下太子苦心栽培,还给先皇,乃是一片丹心,日月可鉴,可是这欺君大罪,他实难承担,他自己获罪不得已,岂能忍心妻儿获罪?一时左右为难,天人交战,悲怆出声:“皇嫂?皇嫂!本王......”
李娘娘涕泪纵横:“王爷,这段骇人听闻宫廷奇案,若无王爷擎天保驾仗义执言,哀家将会冤沉海底,圣上身世也会成为千古之谜,王爷,皇嫂恳求你替哀家主持公道!替哀家寻回儿子!”
八贤王闻言愕然:“寻回儿子?皇嫂已经知道当初太子今所在吗?”
李娘娘断然点头:“是的,当年哀家在冷宫遭受刘氏迫害,痛不欲生,了无生意。恰逢守缺太子拜宫,十岁的太子与哀家甚为投缘,哀家便将圣上钦此蟠龙佩赠与太子,不想竟然招致刘后迫害,刘氏与郭槐定下计谋,借着八月十五庆贺之机火焚冷宫,意欲烧死哀家,永绝后患。”
八贤王点头:“这些我都知道了,我们以为娘娘罹难,王妃更是哭了好久,我们在府中佛堂替娘娘供奉了无字牌位,让娘娘享受香火佛音,早升极乐!”
李娘娘闻言直点头:“你们夫妻都是福德双全之人,此乃社稷之福!”
八贤王摇头:“皇嫂夸奖了,本王愧不敢当,只不知皇嫂如何脱困逃生?”
李娘娘抹抹泪眼道:“是寇珠,金华宫宫人寇珠夤夜前来报信,要我逃命,只是哀家已经生无可恋,预备坦然受死。寇珠无奈之下,告知哀家,说当年太子没死,她跟陈琳一起将太子救了,十年养在南清宫,被贤爷收为义子,如今又被圣上人为养子,回到宫廷成了守缺太子。哀家闻讯喜之欲狂,本当要去先皇面前鸣冤,只可惜贱妃势大,已经派人围住了冷宫,截断了哀家生路,紧急关头,余中想了个掉包计,哀家这才乘乱跳水逃走,初时隐藏在余中家中,不料后来余中又被郭槐害死,并派了官兵大肆搜捕余中家人,哀家不得已,只好逃出京城,起初靠变卖饰物为生,后来钱财荡尽,乞讨为生,身染重病,这才碰见白家人。”
包公见李娘娘悲痛异常,劝慰道:“娘娘如今已经苦尽甘来,可见人间自有公论。”
公孙先生也道:“太子进了南清宫,太后做了白姑娘义母,可见缘分奇妙,这也是冥冥中自有定数吧,所以太后娘娘直管宽心,有贤爷做主,大人出力,必定会还娘娘一个公道!”
李娘娘和泪额首:“承蒙先生吉言!”
八贤王至此不得不承认仁宗皇帝就是当年太子,只是顾虑重重:“皇嫂冤屈二十年,理当即刻还朝,母子团圆,接受百官朝贺,只是......”
包公言道:“贤爷是不是觉得此事难以向圣上开口?”
八贤王沉重点头:“然也,时隔二十年,证据湮灭,空口无凭,想要平反,何其艰难!”
包公道:“只要贤爷肯挺身而出,本府纵然乌纱不要,也要替太后娘娘讨回公道!”
八贤王摇头:“包拯直说要本王主持公道,只是此案一旦揭破,本王就是欺君大罪,祸及九族,届时本御性命尚且不保,还如何提皇嫂主持公道呢!”
包公厉声道:“王爷此言差矣,王爷乃是临危不惧,忠心护主,乃是赤胆忠心大功臣,应该名垂千古才是,罪从何来?”
李娘娘一声赞:“包卿说得好,贤爷保护了大宋朝皇嗣帝脉,乃是护国功臣,何罪之有!'
八贤王闻言红了眼圈:“得皇嫂如此评判,本御纵死亦无憾了!”
包公抱拳掷地有声:“王爷放心,公道自在人心,好人定有天佑,奸佞恶徒必受惩罚。”
八贤王心头虽然轻松不少,依旧心情沉重:“话虽如此,热非草木,圣上至诚至孝,他一直以为狄王妃是他生母,以为刘后是为慈祥养母,这些年敬爱养母日日问安,孝敬生母时时垂询,自他登基以来,一直以仁孝教化万民,治理天下。如今忽然却说他敬重养母就是仇人,他自己则成了认贼作母不仁不孝人,置生母不顾二十载,我真担心,他会无法承受,也怕他难以决断!”
李太后冷声道:“贤爷是说,刘氏势大,又有养育之恩,我那孩儿恐怕不肯认我,更不能处置刘氏?”
八贤王点头:“圣上仁孝,一旦真相大白,岂能不认皇嫂?孤王就怕他陷入两难,毕竟圣上与刘后母子相称十余载。本王担心有二,一来此桩案子涉及宫廷丑闻,一旦掀翻,难以向天下臣民备述。二来,刘后虽是后宫女流,却把持朝政多年,身边也有不少党羽,本王实在担心,倘若刘氏狗急跳墙,祸起萧墙,如何了得?”
李娘娘一时心痛难忍,语音哽咽:“哀家也并非一定要返朝谋求荣华富贵,只是我那可怜我那皇儿自落不曾睁眼地就离了娘怀,距今二十年了,我这个娘与他只有冷宫之中匆匆一面之缘,哀家死了也不甘心啊!这些年我是日盼夜盼,就想着只要活着再见皇儿一面,纵然死了,也闭眼了。就这样我日思夜想哭着熬着,哭干眼泪,哭瞎了眼睛。想当年皇儿游冷宫之时,十分同情哀家遭遇,曾经与哀家言道,说他将来登基,必定为哀家主持公道,伸冤平反,替哀家寻回儿子。如今哀家就想亲见皇儿一面,把哀家冤屈当面相告,或许上天垂怜,哀家就此得报冤仇了!”
八贤王忙摆手:“万万不可,皇上这些年一直自以为出自南清宫,对刘后甚为敬重,若闻此骇人听闻之秘事,必定会震惊万分,也不知道会作何反应。或是悲痛难当,伤及龙体,或许六神无主,一时气愤,说出不孝之言,做出不孝之事,忤逆皇嫂,使皇嫂痛上加痛,岂不悔之晚矣!”
李娘娘之心再次悬起:“王爷是说皇儿或许会拒绝相认?”
八贤爷点头道:“不无可能啊,毕竟时隔二十年,皇嫂眼下空口无凭纵有金丸,也只能证明皇嫂却是先皇嫔妃,皇上一时之间必定难以接受。再者本御也怕一着不慎,伤及国本啊!”
李后吃惊声音也颤抖了:“贤爷是说怕她再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