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中的生存,其实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事儿!
它不但要求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自身的生理变化,更要时刻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并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眼前熊熊的火焰没有燃烧太久,就在我狐疑为什么要在用做休息的沙坑内生火的时候,秋羽抡起了手里的工兵锹,用一锹锹沙土将未燃烧尽的火堆彻底的掩埋并压实。
看着熄灭的火焰,我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感觉此时突然失去篝火取暖的身体,又一次的变得异常的冰冷,同时也感叹戈壁中早晚温差的强烈。
对抗温差,一直是戈壁生存中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我们能否在这种恶劣环境中保持强劲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记得就在一小时前,这里的温度还有零上25度左右,而此时的温度,顶多还有零上3-4度!这就好像突然将我们从夏季拉入了初冬,令人猝不及防。
这种温度的变化,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很糟糕的一件事!这种突如其来的寒冷,会让我们因奔跑而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变得更加的冰凉,同时也令我们的体表温度降至到极限。
感觉很冷的我打了个喷嚏!我知道,这不是个好兆头,自己可能要感冒了!可我又无可奈何,最后只得揉着鼻子,无奈的看着秋羽。
此时的他,正将背囊内的隔潮垫与毯子铺在沙坑里,然后麻利的用几根粗木棍与两件反转到黄色一面的雨衣,在沙坑的上方搭好了一个棚顶。
见我望着他,秋羽对我笑了笑,然后着招呼我帮他一起做伪装,并为我讲解着这个被他叫做“地窝子”的简易帐篷的前世今生。
秋雨对我说:这所谓的“地窝子”,重点在于一个“地”字,它能否冬暖夏凉,也全是要看所挖掘地点的土质环境与挖掘深度!
这东西选择地点的时候需要注意土质!太硬了挖不动,深度不够所达到的效果会差强人意;太过于柔软沙化了,又极容易产生塌方,会有被活埋的危险;要是太潮湿也不行,人在里面容易生病。
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土质就很适合,土质不太硬比较好挖,又是浅沙土质,薄薄的一层纱下面全是黄土,有着比较好的支撑。
这块地方的唯一缺点就是略微有点潮湿,不过也没关系,升上一把火,烧一烧也就解决了。
而且这一把火不但解决了潮湿,在上面盖上一层干燥的沙土后,还能起到保存篝火余温的效果。
要说起来,这种沙漠化地区的简易居所还是很方便的,向地下进行土工作业后在搭个棚子就可以,只需要半小时不到就能完成。
秋羽跟我说,以前入疆的生产建设兵团,就长期居住在这种居所内!只是他们挖的地窝子要比我们现在这个大,顶棚也更复杂坚固。
看着眼前这个地窝子,我突然感觉有些眼熟,它让我想起了东北地区的地窨子!
我感觉两者大同小异,都是挖个坑、搭个棚的简易住所。唯一不同的就是:一个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智慧结晶,一个是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劳动产物。
很难想象,当年几十万兵团战士住在地窝子或地窨子里的时候,到底会是个什么场景?处于青春年华的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到底是热情如火,还是无奈的叹息?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