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之役,几万(据说是两万)骑兵全歼五十万大明部队,高乐认为简直是“云山雾罩,胡说八道”。现在来看,史书被弄成这样,已经不是“无耻”可以形容的了。
“这人场面活儿虽糙点,大思路还是有,而且绝对跟皇家心思一致,好好配合。”不管什么原因,高乐可不希望将来出那样的事儿。“多给他机会练练,别抵触。”
“以前打交道不少,我觉得人还不错,你放心。”
张四虎犹豫了一下,“你们觉得现在徐海怎么样?”
“能在那地方受苦,应该还不错。”周奇对徐海印象不错。
“人是会随着环境变的,将来如何将来再说吧。”
徐海被早早的赶回家,几年不回来,刚回来两天就夜不归宿,两位老人嘴里不说,心里也不舒服。带回来的外族女子让老妇人纳罕不已,带回屋安排去了。徐进只能回来过元宵,书房就剩下父子俩。徐大人须发花白,却是虎老雄风在,远离沙场多年,反而愈见沉猛威仪,不过这些在老儿子面前就不管用了。
“老爸,你猜高乐怎么说?”
“你小子还这么沉不住气!”
“嗨,就咱爷俩,给谁看呢,我在京里拿官腔也是有来到去的。”
徐大人脸一沉,“是不是还蛮有特色,号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呢?”
“小手段,小手段。”
老大人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高乐怎么说?”
“他说最好派个狠点儿的去,过几年我再去收拾残局。”
“过几年?。。。高乐呀。。。”老人感叹不语。
半晌,徐海见老爷子还不说话,就试探着问:“他遇刺是怎么回事?”
“哼,内外勾结,各有所需。”老人一声努哼,徐海觉得杀气腾腾,“有人要倒霉了。三个月的恩假,除了去大院,你老实给我待着,谁都别联络,来了也别见,我给你挡着。”
老爷子一发威,徐海还是真老实。
老爷子回屋的时候,夫人正等着呢。“四虎那小子送来一个褐发绿眼睛的姑娘,好像还不错。不过将来要生个串儿怎么办?”
“那有什么?”徐大人连忙安慰夫人,“管他妈是谁,只要认我徐家祖宗,认我华夏文明就行了。对了,如果有孩子,将来可不能让那女人带。”
“对,对,我带。”老夫人恍然。
“行,让他媳妇带着,你帮忙。”
“也是,她才十几岁,还不知道能生多久呢?不过我看她那身骨,像是能生的。你说。。。”
这年啊,真是,怎么说呢?味儿浓。
孙秀儿在梁家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娘家人厉害啊,而且不是一般的厉害。早年燕王扫北,宜兴梁家一支随之而来,加上陆续从老家迁来的族人,如今已是枝繁叶茂,但如果说官场成就则无人赶得上五公子。
四年前左迁知宜兴,算是衣锦还乡,乡中族人本来欣喜异常。可他在摊丁入亩、迁户支边问题上杀伐果断,强硬无比,搞得族中大户咒他断子绝孙,不过随后的大势以及梁维汉促进工商的手段却让众人怒气渐平。有张四虎、徐海以及邢增辉的支持,加上交通便利,想不挣钱都难。渐渐的官声四起,圣上对如此有为的年轻人更是赞赏。
又升官了,过年去陕西上任,回家省亲的五公子和夫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和热情,想起夫人的坚持,最艰难时期的鼓励,梁维汉心潮澎湃。只是夫人生了一儿一女就不愿再生,鼓励他纳妾生养,让他困惑不已。
这个新年是年轻官员的好日子,大批的年轻人被破格提拔,吏部杨尚书懊丧无比,皇上还要自己做什么?他辞官的心都有,没法交待啊。当然只是想想而已,先不说放不下这个位置,借他个胆子也不敢辞,那不是心存怨怼,找死吗?不过今天毛欣明来拜年,让他心里暗笑,有了思量。
毛欣明这些年在西域为官,在那里他只是略显年轻,回京述职才发现,他的级别在年轻人里凤毛麟角。马明自是不提,皇上钦点定性,是无人可比。“木秀于林”的道理他当然明白,谨小慎微,建立人脉才是他的方向,好在自家大院产业的分红让他绝对富有,有王大人帮忙,在京城里打点起来也是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