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掌控舆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打广告之前,杨毅先让宋应星去找地方把钟表厂建起来再说,以后就在那里研究和生产摆钟了。

    通过查询资料,杨毅知道,中国古代从唐朝开始,就已经有了报纸。不过,那时候的报纸是官报,也叫邸报、驿报,跟后世的普通报纸是不同的。这些官报只供各级官员传抄阅读,老百姓一般是无缘一见的。

    到了明朝,因为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普及应用,明朝的驿报发行量更大、范围更广,还专门设置了一个部门来管这个事。

    而明朝的通政司,就是主管这个官报的印刷和发行的。南京通政司就在长安街上,紧邻皇城。皇帝和朝廷需要通报天下的旨意、公文,就由通政司印刷成七八页的报纸,然后通过驿站发行到全国各地。

    不过,通政司发行的这个驿报,刊登的都是皇帝谕旨、朝廷公文,以及军国大事,社会上的民间新闻是不会印刷到驿报上去的。

    因此,这时候的通政司,是没有类似记者的人员,去采编社会新闻的。他们只是被动的等待朝廷的安排,皇上说现在要刊登什么谕旨,政-府说要发布什么公文,他们就拿着资料去排版、印刷,然后通过驿站发行到全国各地。

    从唐朝到明朝崇祯朝之前,驿报就一直是这种运作模式。

    但是,从崇祯十一年开始,北京却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社,甚至还不止一家。他们印刷的报纸称为“京报”,主要摘抄官方的公文、皇帝谕旨、朝廷官员的任免消息,以及某些他们认为非常重要的国家大事,售卖给普通文人士子和地主行商。

    这样一来,很多不在官场的文人士子和沿海商人都能够通过京报了解国家大事了。而且,名气够大的文人士子,还能在京报上发表文章,针砭时事,讨论军国大事,已经有了报纸评论员的雏形了。

    不过,这些京报的内容都必须通过通政司的审核。胡乱造谣、诽谤皇上和朝廷的,审核就不通过。审核不通过,就不许发行出去。如果违反了,轻则关闭报社,重则追究老板的刑事责任。

    因此,北京这些所谓的民间报社,发行的报纸还是没能摆脱官报的影响。只是,他们的发行范围比驿报大一些,可以给普通士子的老百姓看了。不过,还是没有涉及一般的社会民生新闻,就更不消说打广告了。

    南京目前还没有类似发这种民间报社,而官方驿报的严肃性又不适合刊登商业广告。于是,杨毅就想建一个报社,发行一份报纸,除了给宋应星的摆钟打广告,还能成为自己掌控天下舆论的杀手锏。

    杨毅现在已经掌握住了南京的大部分军政大权,只要不犯路线错误,就没有人能推翻他了。因此,一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改革,也可以进行试验了。建立报社,就是其中的一项。

    要建报社,最重要的肯定是社长、总编-辑了。杨毅孤身一人穿越而来,身边没有带什么编-辑小弟,只能在明朝找人了。

    还好,杨毅查了半天的资料后,还真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明末诗人、词人、作家、散文家、编-辑陈子龙,现年36岁,正赋闲在家照顾他母亲。

    陈子龙一生,无论诗词歌赋,还是社会经济时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