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太君下命令的那一刻起,俞慕华的心都在砰砰的跳啊,他虽然是关内侯、禁卫军校尉,奈何,倒是从来没有单独领过军马,这些职位都是先辈们的功绩换回来的,这次能够随军出征,还是哀求着俞老太君,才得以出征的。
大康此时的状况非常差,老将已老,新生的将领极少,能战之人不得皇帝信任,纷纷的闲赋在家,如今都已过花甲之年了,再加上大康这些年来崇尚文学,致使武人地位低下,就算是秦国公俞达成见到了同样为级别的齐国公也是要行礼的,要知道齐国公如今不过四十余岁,按照辈分还是秦国公的后人呢?但人家齐国公姜家是书香门第,这就造成了地位的差距。
勋贵子弟自然是不愿意上前送死了,禁卫军便是他们最好的去处了,在里面挂一个闲置,只要点卯的时候去就行了,其他的时候自然是花钱找人代替了,当然,若是皇帝出行的话,他们这些人肯定会积极的。期望被皇帝给赏识,那样的话,他们极有可能一步登天了。
军中子弟自然是不敢不服从军令,要知道俞家的名声可不是盖得啊,俞慕华本身的实力不弱,自然是很快的掌控了这三万军马。连老太君给他安排的副将的话语都听不进去了,自认为这个副将实在是太谨慎了。
从这里离雁门郡不过百里地,而且两面都是深山,回纥的军马怎么可能再次埋伏呢?要知道回纥向来都是以骑兵出名的,他们的一名骑兵可以抵押康军两名骑士,六名步卒的,当然这只是有心人闲暇的时候统计损失的时候算来的结果,至于实际上是不是倒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少将军,不可大意,此处离雁门郡甚近,那回纥人怎能不知道啊,还是小心为上啊。要知道老令公此次就是吃了回纥这样的大亏啊,三十万大军折损十余万啊。”
副将石碌苦苦的劝导道,石碌是俞家的家将,曾经跟着老令公、俞家第二代的几位将军出征过,算是一名宿将了,他对于行军打仗还是很熟悉的,本来这次俞老太君想要让他统帅军马的,却被他拒绝了,这俞慕华能够当上这一路元帅,还是他的功劳呢?当然他是不会说出来的,要不然,别人岂不是会说他狗仗人势啊。
“石将军,你太谨慎了,老令公之所以上当,是因为手下将士的原因,他们实在是太渴望大胜了,结果中了敌人的诡计啊,我们可不同啊,我们可是步步为营啊,回纥人现在可是腹背受敌啊,西边的俞慕名军马拖住了回纥不少军马,他们本身只有三十万军马,正在进攻雁门及防备幽州,怎么可能来伏击我们呢?本将决定即日起,加快行军,以免雁门郡被夺。”
无论其他人怎么劝,俞慕华都不会听的,他现在心里极不舒服,一个庶出的子弟都能立下那么大的功劳,况且他俞家的嫡系子弟呢?再者他手中的军马强于俞慕名的杂牌军,而且他自己也要比俞慕名墙上不知道多少倍,自然是对于回纥人不放在心上了。
就在出发前,石碌又带着人马前来劝阻,俞慕华那个气啊,当即让石碌带着人马去押运粮草去了,他自己亲摔着两万士卒往前奔出。
回纥的右贤王本来就对俞家军马心里有点害怕,这次蒙巴大汗只给他两万士卒让他来阻击汉人的军马,他心里更是没有底,但是他知道自己要是不能阻止他们前进的话,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断头台啊。
于是,他广泛的征求自己属下的建议怎么办,他手下的那些人可谓是绞尽了脑子,总算是想到不少好的主意,康军据雁门一代山多,他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天然的优势进行阻滞汉军的前进。
右贤王亲自带着人马考察了这一代的山石,最后确定了在崂山这边进行伏击,这边的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他们站这里完全可以看清楚康军的人数,再者就是这样可以降低他们的损失,就算是让康军走脱了,他们也损失不少东西。
“报,右贤王,汉人的先锋军已经开始过来了,人马大概在两万左右,领军的是俞家的俞慕华,一个小毛孩子。”
若是俞慕华知道自己被人称为小毛孩子的话,心里岂不是气死啊,他现在可是二十四岁了,比俞慕名可是要大上六岁啊。
“哦,你确定这是先锋军?有没有后续的军马啊?”
右贤王可不是想要吃掉这两万军马,他有着更大的目的,当年他也是大汗的竞争者之一,无奈,好多人都倾向于蒙巴,这才让他错失了一次机会,近些年来,蒙巴渐渐的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这让右贤王看不到希望,但是他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