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节抓来的鬼子也派上坑鬼子的用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23、抓来的鬼子也派上坑鬼子的用场

    石楞子夜袭西河村鬼子据点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整个湖西大平原,也一下子调动、激发了各地的民兵、游击队等等大小抗日组织的积极性,他们就近地琢磨鬼子的据点,寻找他们的弱点,有模有样的欺负起来鬼子兵来。

    毛泽东曾说过,不打无把握之战。

    老人家的话语,可真是指路的明灯,聊聊几字,就捅破了搁在每个战士眼前的窗户纸。

    于是,各地的“把握”,就像一场春雨之后的大平原,野草儿什么的,“吱吱”钻出来地面,“噗噗”成长起来了。

    “土战车”出来了。

    “土战车”。就是用八仙桌子,蒙湿被子,顶着鬼子据点里射出来的子弹,往上硬送,到据点的根底,放下炸药,点着导火索,“轰轰”,碉堡们就这样上到天上观风景了。

    “土战车”可不是唐吉柯德面对的破风车,乍看、乍听,觉得忒土,忒愚笨。

    其实,里面的学问也是很大,企图,也是很精准的。

    八仙桌子,在湖西大平原上的村村户户,好的孬的,基本上都有。具体的,是摆在堂屋北墙,正对着方面的正中,前面的是条机,条机上,放着祖辈的画像、方镜、座钟等等物品,接着的就是这个八仙桌子了,八仙桌子,都是四方的桌面,桌面上,放供奉祖辈的供品,还有茶壶,茶碗等等,两边,各摆一把椅子,那椅子,谁能坐,可是有讲究的,尤其是东边的那把,叫首位,是长辈、老人、至亲坐的,即使一时的空着,下辈、小辈儿,是绝对的难以坐一下的。

    中国的历史文化,讲究的是礼数,礼制,尊老携幼,是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这些无形的制度,可是不能违背的。

    当然了,打鬼子,事关民族独立的大事,是最高的事情,至此之下,八仙桌子上的供品,就要移一移位置,让给打鬼子的大事了。

    八路军打鬼子是啥家拾儿的都用到,八仙桌子是一个家庭的门面,一般的材质是枣木,柞木,桌面坚硬,能当子弹,再在桌子上铺一层精湿的棉被,精湿的棉被外面涂一层厚泥,厚泥的上面,再加一层精湿的棉被,如此一来,鬼子从碉堡上射过来的子弹,距离长,钻透力弱,八仙桌子里的人,就基本上的安然无恙了。

    顶着八仙桌子的八路军,冒着子弹往前走,就像在大雨里,打着伞,冒着雨点的往前走。

    精于计算的八路军,就连里面有几个人,都计算的精确,一般的三个人,再多了,桌子的面积容不下,而少一个,任务的分工,就难以协调了。

    一般的,八仙桌子下面的,中间一个弓着腰,用脊背,顶着桌子的往前走,前面的一个,也弓着腰,但却是看路的向导,后面的一个,加着力的往前推,这样,真就像一个战车了的快速地往前走了。

    当然了,三个人,各夹裹着一个大炸药包,三个足够份量的炸药包,经过准确计算的分量,炸力,足够炸倒面前的这个碉堡的底儿,炸掉了底儿的碉堡,自然的,就会跟着的轰然倒塌了。

    所以说,在中国那时候的恶劣条件下,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鬼子兵,不是吹糖人吹出来的。

    还是那句话,啥事就怕被琢磨。

    被炸得确实害怕的鬼子兵,一层一层的往外封锁,尽量地把碉堡包围好。

    于是的,条件好的鬼子据点,挖了尽量宽的护濠河,再架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