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节 抓落单,也成了八路的好戏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9、“抓落单”,也成了八路的好戏码

    秋天的这阵子,公安队里,最尝到胜利糖味的,莫过于王蕴政的嘴巴子里了,他是最过了巧妙打鬼子的瘾。

    在张家洼村子里,王蕴政一看地形有利,心里也发痒了。

    他本想着,打下去鬼子想单耍的嚣张气焰,却因为自己手里的家伙儿孬,手下的人手也少的劣势,心里一犹豫,就被鬼子,追得屁不在腚的。

    那个窝囊,要不是时来运转,实在无奈,跑进了家门里,在俗称“小延安”的张家洼村里。

    现在,由当年的诸葛亮给帮忙,留下的八卦阵,把井口野猪那个野种鬼子,追击中求胜心切,灭八路心急,湖里路上给转迷糊,然后在村里的干部、民兵帮着引路的忙,湖茬子地里抄小路,把兵力武器集中在一个点,用局部的、绝对的优势兵力,用绝对的强盛火力,再借助绝佳的地形,把满茬子湖里的转晕、转散的鬼子,逐个、逐股地,都给打发掉了。

    到底能胜不能胜,自己牺牲多少,确实是一个不能一口答应的未知数。

    就因为那时候的鬼子兵的嚣张,所以,高桥才从内心里不胆怯八路军,才敢满西湖大平原上,撒鬼子乡长镇长的官儿,不用李连璧的那些伪军、伪事儿的再忙活。

    可是,到现在,才一个多月,鬼子就由张狂地追击,到驻守乡镇当乡官儿,再萎靡、怯懦得到连青纱帐也不敢走,满湖西的高桥鬼子杂杂呼呼的征秋粮,就像六月天的平原地儿,从电闪雷鸣,转眼间,已经和风细雨,像个刚进门的小媳妇。

    这变化,多大呀。看着听着,心里真高兴。

    鬼子的现在,确实老实多了,全都给高桥磨上了洋工,再不走那吃人的青纱帐,再不去那吃人的微山湖,就享清福似的,吃住行的在大村子里,任凭八路,就是再用糖豆儿引,再用花姑娘的诱,就是一个硬道理,就是一个不还俗,就是一个不出山,只要见到青纱帐,就是有肉包子堆成山,也绝对的不像野狗似的记吃不记打,哪怕隔着两个山头远的,用鼻子去闻一闻。

    有这记性,还不赶紧地跑回到你们那几个兔子不拉屎的小岛子上去?

    他们倒是想回去,但不行。

    原因,只是在富士山下,吃住的穷奢极欲的东条英机几个坏种们,还没把他们的血吸干净,他们的骨头,还没把东条英机几条狗的的肚子喂饱,他们才不管前线的士兵的怎么死或者怎么活呢。

    鬼子的懒怠样,是好事,鬼子不走青纱帐,不走湖沿边,不进村,不再追着要钱要粮食了,老百姓可以放下心来的种和锄了,就可以暂时地美美想,只要没有这些畜生的祸害,明年,准会吃饱肚子。

    今年的雨水,这么勤儿,庄稼长得这么好,就一定会有夏天一样的麦子的好收成,如此一来的,接连着的夏季和秋季的好收成,今冬天,明春天,就少了挨饿的日子,就能多活几个时辰,就能看见老人孩子多一份儿的笑脸了。

    没有鬼子祸害的村民们,高兴了,见天的扛锄拿铁锨的,绿油油的田地里,有了密密的种庄稼的庄稼人。

    只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鬼子龟缩在村子里,没有青纱帐、苇子地的掩护,打他们,就难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