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节 山楂子鸟鸣,引鬼子上了黄泉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5、山楂子鸟鸣,引鬼子上了黄泉路

    这些鬼子真是死催的,到奈何桥头了,他们竟然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对手,八路军的公安队,已经潜到这里好几天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八路军,他们专门是来做他们的饭的,在村头桥尾,小街野地里,已经耐着性儿地,等待着歼灭他们,不,准确地说,要他们脑袋的最佳时机。

    现在,这些鬼子,送自己上路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了,只是,他们乐呵呵地笑,还不知道死期就在眼前了,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能看见的明晃晃的太阳,只能用分钟计算,只能用尺子量他们踏走的距离了。

    初来乍到的他们,在湖西的第一眼,就是看到湖西中国人,当官儿拉拐棍的风光,所以眼红,才抢了他们的位置,自己当上这恒古未有的中国人的官儿。

    又有句中国人的俗话:见过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揍。

    鬼子两眼一乌黑的,来到这穷乡僻壤的田黄乡,看所有的中国人,都一样的弱小的身骨,都一样的卑微的表情,都一样的鞠躬磕头。

    他们对这些温顺的村民,放心地很,也没有防范地轻松得很。

    只是,这些,来这儿几天了的鬼子乡长的官儿,没有看到的是,这些温顺的中国人的脑袋里,藏着什么的,与他们血海的深仇,他们狡诘的目光里,正在寻着他们鬼子,可能的,一丝可能的破绽,杀他们的任何机会。

    从鬼子兵,走出乡政府的衙门的那一刻起,天空上,就时不时的,传过来山楂子的鸟鸣声。

    鬼子兵没在意,这微山湖边,生态文明好,鸟儿的叫声多,正常,花香鸟语嘛。

    富士山下,就是这样,他们,已经习惯了听鸟叫。

    小鬼子哪里知道?在仇人的世界里,任何一丝的麻痹,都有着致命的危险。

    那鸟鸣的传出来的声音里,含有的他们绝对听不出,想不到的信息。

    就是他们鬼子的,每到一个路口,每到一个拐弯,都准确无误地,传递到了公安队的耳朵里。

    要袭击他们的公安队,就是根据山楂子的鸟鸣声音儿,判断着,转换着伏击的地点。

    他们死后,在给阎王爷捶背的当口儿,一定在脑袋里反思着自己的过错。

    他们反思的过错,可能有千万,但是,最终的、正确的一条,永远的共同的就是:再不要侵略别的国家了,再不要屠杀别国的人民了,再不要肆意地抢掠别人的财富了,那样的话,这个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木,每一种声响,甚至空气,水滴,都可是转变成一把利剑,一握尖刀,会在他们最不经意的地方,要了他们的生命。

    这是铁的定律,绝对的真理。

    这个寻常的山楂子的鸟鸣,就是一种联络的渠道,就是引他们走上黄泉路的路幡儿,就是一把刺进他们喉咙的锋利的匕首,就是一颗呼啸而至钻进他们心脏的子弹。

    他们就这样,在这山楂子的鸟鸣的引路下,沿着接天蔽日的青纱帐中间的小道儿,往阎王殿的方向,一步步地走着,他们走得那样坦然,好像赴死,就像赴宴。

    这,静悄悄的田地里,这弥漫着香气的早上,能有什么值得警惕的地方?

    没有嘛。

    十几个鬼子,就像走在他们家园的田野里,就像每天的早起,从家里,扛着锄头或者抬着鱼网出来,想象着将要走进的阎王爷水牢里温馨,想象着将要吃来的小鬼端上的饭菜,禁不住高兴起来了,哼着日本国的他们的曲儿,细听起来,原来他们唱的是《拉网小调》

    这是也算水边上,也能长长地看到中国人在湖边上拉网,于是就觉得这儿是日本国了,就来了一个自来熟:

    棣棠丛丛,朝雾蒙蒙

    水车小屋静

    传来阵阵儿歌声

    北国之春天

    啊,北国之春已来临

    家兄酷似老父亲

    一对沉默寡言人

    可曾闲来愁沽酒

    偶尔相对饮几杯

    ……

    那《北国之春》的曲曲儿,在中国的青纱帐里盘旋着,扩散着,也淮南的橘子变枳子一样的,变成了给前面埋伏的八路军报信的通讯员。

    要是这首淳朴而充满着温馨、温情的歌声,在日本国的小鱼岛上唱起来,该是多么的动听?

    这里,是中国人的地方,从嗜血成性的魔鬼嘴里唱出来,就是对这首民曲的侮辱。

    就在这首民歌唱响的前方,寂静的平地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