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岙拉着行李箱, 提着十二个响螺跟刚刚买到的各种菜回到家中时,已近中午。
在船上过了那么多天,他累得不行, 简单吃了一锅面, 又发微信给宋州, 请他晚上过来吃饭后,便回房间睡觉去了。
他今天实在太累, 一觉醒来时, 太阳已西斜。
从窗口往外看去, 外面白晃晃的日光换成了相对柔和的金黄色。
陆岙再一看时间, 下午五点三十七分。
他打着哈欠爬起来, 趿上鞋子往外走,打算去看看鹅, 再去看看菜地。
谁知刚一出去,他便看见院子里坐着一个身影。
身影修长优美,是宋州。
“醒了?”宋州从书本中抬起眼睛, “睡得还行?”
陆岙定定看着宋州看了好一会, 试图分辨这是现实还是梦境,过了几秒, 他才确定现在应当在现实中,“还行。”
他回答完,嫌这个回答太简单,又补充了一句,“挺满足的。我出海抓了些响螺, 我们今晚吃响螺吧。我先去看看鹅跟菜地,再回来做饭。”
宋州放下书,“我刚去看过, 鹅跟菜地都很好,没什么需要特别打理的地方。”
陆岙想起来,“这些天鹅都养在外面?”
“对,它们还颇乐不思蜀,这些天一次也没回来过。”
“鹅那么笨,不记得回来吧?”
宋州随口道:“这倒不一定,鸡鸭鹅一般都能记住回家的路。”
“不能吧?”陆岙表示怀疑,“鸡鸭鹅都能记住?”
“不然等会试试?”
“行,等会就看看它们会不会回来。”
陆岙要去看鹅,宋州待在家里也没事,干脆跟他一起去。
夕阳西下,晚风渐起,人待在外面已经能感觉到些许凉意。
两人慢慢往田野里走,村子里有些人家,房顶上已经冒起了炊烟。
有孩子在道路边玩,见到陆岙跟宋州,慌忙躲到一边去,既有害羞,也有害怕。
陆岙看着这些小崽子,纳闷了。
他回来已经三个月,按理来说,村人对他早已达到熟悉的程度,小孩们就算胆小些,也不至于害怕他。
宋州看着他郁闷,道:“孩子都比较敏感,可能感觉到了你身上的气息。”
“什么气息?龙的气息么?”
“差不多。”宋州道,“没那么具体,准确来说,他们感觉到了你身上不同于人类的气息。”
“大人呢?”
“敏感些的能感觉到一点,不敏感的基本就没感觉。”宋州偏头看他,“随着你龙形越来越大,威势愈盛,能感觉到不同寻常的人会越来越多,直到某一天你学会了收放自如,彻底收敛起了自己的气息。”
陆岙听他这么说,忍不住道:“那要多久?”
“这个说不准。”宋州道,“你既是我认识的第一条龙,又是这个位面的唯一一条龙,发生什么都说不好,兴许等你龙形成年了就好。”
“听起来有点神奇,我龙形成年要多久?”
“不太清楚,也许很久,也许很快。”说到最后,宋州的声音似乎带上了一点喟叹,“龙的事,谁知道呢?也许上百年你都要保持幼年状态。”
陆岙听着他感慨的语气,心头跟着有点莫名的不太好受。
“龙形成不成年关系不大吧?”他皱了皱眉,强调,“我灵魂是人类,早就成年了。”
宋州看他,眼睛很温和,“以前有案例,千年老妖附身到小妖怪身上,心智也退化了不少,跟小妖怪差不多。”
“说不定那才是个例?”陆岙道,“你看我像小孩?”
宋州笑着摇摇头。
接下来的路程中,宋州主动换了话题,跟陆岙聊起海上的见闻。
陆岙想强调自己并不受龙形的幼年形态影响,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配合着转移话题。
他有挺多东西可说,从那天离魂到每天晚上下雨洗澡再到海底各种稀奇古怪的鱼类,每一件事他都挺想跟宋州分享。
两人说着话,很快到了河边。
陆岙一眼就看见栖息在树下的狮头鹅。
他才出门一个星期,这群狮头鹅又胖了一圈,卧在河边,看着跟一窝大鸭子一般。
“这鹅是不是长得太快了些?”陆岙怀疑,“这一个星期,起码长了一斤吧?”
“说不准。”宋州看他这样,笑,“他们在这里每天吃鱼吃虾,是会长得快些。”
“这已经不是快些,明明是快了很多。”陆岙瞅瞅鹅又瞅瞅宋州,直怀疑龙生,“早知道它们长得那么快,我是不是应该早些放它们出来,直接放养?”
“未必,它们体型要没长到这么大,出去抓鱼也难。”
“也是。那我以后可以放养了?”
“只要你不怕丢。”
“不怕。”陆岙肯定道,“比起怕丢,我更怕麻烦。”
“那以后放养。”宋州建议,“你让它们晚上回鹅圈里,白天再出来。”
“我试试。”
村里的鸡鸭鹅都是放养,一般人也不会祸害别人家的家禽。
放养完全可行。
只要警告这群鹅,不让鹅欺负老人孩子就行。
陆岙不含糊,直接跟鹅沟通起来。
随着他龙形越来越大,跟小动物沟通起来也越来越顺利。
确切来说,并不是沟通,而是碾压。
他龙形大一点后,意志碾压起比他小的那些小动物要容易得多。
当然,这仅限于那些意识比较明显的小动物,对于小鱼小虾小螃蟹之类的小动物则完全不管用。
看完鹅,两人过去看菜。
他不在这几天,宋州帮他把菜管理得很好,菜园子里面一片郁郁葱葱,枝头都挂满了蔬果。
陆岙过去看了一圈,发现好多菜都老了,或者快老了。
他将菜摘到篮子里,“好多都老了,太可惜了。”
“用来喂鹅就行。”
“也是。”陆岙说着又看了一圈,“不过剩下的菜依旧有点多,我等会给村里的老人送一些过去?”
他们村子里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跟留守儿童,挺多老人家挑不得提不动,种菜需要拔草浇水施肥等,他们干不动,只能不再不种田。
哪怕种菜,也就种一点点,根本不够吃,许多老人都得挑赶集日再去镇上买菜。
现在还留在村子里的老人,经济条件大多都比较一般。
就算去镇上买菜,老人们也舍不得买那些昂贵的菜,都挑比较便宜的时令蔬菜买,来来回回也就茄子豆角那几样。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