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业胡闹,不知天高地厚,要求出兵镇压白波军叛乱,你怎么却为那傻小子说话,鼓励他出兵,这不是添乱吗?”
李儒闻言,笑了笑,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太尉,守业公子年已十七了,应该历练历练了。要是太尉担心公子是否能胜,或是担心公子的安全,那多派精兵强将便是了。”
这时董旻也说道:“二哥(笔者查阅了多种史料,几乎可以肯定董卓应该是有个叫董擢哥哥的,不过死的比较早,所以将董卓定义为家中的老二)年已六十,虽说春秋日盛,却也应该考虑考虑身后之事了。咱们这偌大的基业,将来还是要交到守业手里。难道二哥真的放自己的嫡亲血脉不顾,真要把自己的基业交给那个所谓的义子吗?这件事我第一个不答应。”
听到董旻的话,董卓和李儒都点头称是。要是别人对董卓说他六十多了,让他考虑死了以后的事儿,依董胖子的性格,肯定是怀疑对方有异心,肯定要被董卓杀头的。今天说这话的人是自己的亲弟弟,董卓自然是没有丝毫怀疑的。
董卓又说道:“文优,虽然是咱们的基业将来都要交给守业这个臭小子,可是他现在毫无经验就领兵出战,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这时候董旻又说道:“二哥,难道你自己第一次领兵出战就知道自己经验丰富,能够百战百胜吗。还不一样得在战场上不断磨练自己,最后才能做到百战百胜吗?现在守业这小子还年轻,经得起折腾,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将来成长也比较快,也好更快的接手咱们的家业。那守业做出一定的成绩之后,咱们将来也好为他,把以后的路铺好,将来也能顺利的继承咱们的基业。再者说了,咱们现在的家底,就是让守业进兵不利,失败了一次两次,折损点人马,咱们现在也能承受的起。只要守业将来能从中吸取教训,成长起来,能够独挡一面,这点损失还是值得的。”
董旻的话虽然让董卓有点不爽,却也无可奈何,一来是自己的弟弟,二来说的也是实话。
只见这时李儒也出声附和,道:“岳父大人,三叔说的很有道理,俗话说:玉不磨不成器,早点让守业历练历练事件好事。况且咱们现在初定洛阳,虽说一时之间无人敢出身反对,但是时间一久,关东诸侯肯定会产生异心。到时候形势严峻,风云变幻。肯定是得战事再起,正好趁现在局势比较平稳只时,让守业快速成长起来,就算将来有所变故,将来守业也能有自保之力。”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不住点头称是。
那李儒又说道:“岳父大人,将来等守业成长起来之后,岳父大人掌控朝中,守业领重兵在外,父子二人内外呼应,相互扶持,同舟共济。将来扫清一众反贼,再开创另一番局面也未尝不可。还请岳父大人好好考虑考虑。”
董卓听到李儒的话双眼大放光芒,浮浮沉沉这么多年,历经风云变幻的他,自然能听出来例如口中所指的另一番局面是暗示着什么。
只听董卓再次说道:“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们二人不要将今日的谈话告知守业那臭小子。”
董旻、李儒二人连连点头称是。
于是便与二人商议具体的事情。现在董卓主力都在京师,西凉方面,马腾和韩遂态度暧昧,也需要大量的兵力作为提防。以董卓目前的情况,想要稳稳的控制朝政,没有强大的兵力是不行的。
现在朝中反对董卓的人很多,虽然杀了好几次,但是反对董卓的人依旧没有减少。所以抽不出太多的兵力给董守业,但是河东作为董卓的起家之地,绝对不能放弃。
白波军的战斗力也是满强悍的。如果就派个几千兵马,估计也是无济于事的。
经过董卓与二人的反复商讨,决定发兵一万。其中四千是西凉的主力部队灰熊军,从之前何进的部将(即是西园军)之中再挑出六千人。
对于这一决定,李儒却是出声反对,只听他说道:“目前,我军周遭威胁不断,西园军成员复杂,敌我难辨,嫡系部队太少,无法保证公子安全,况且前段时间公子从马上跌落,疑点重重,后来我查到,此事之后,公子的小厮二奴却是不知所踪,后来却在城东七十里附近的山上发现那小厮的尸体。”
董卓没想到竟有此事,又吩咐李儒对于自己宝贝儿子从马上摔下这件事的疑点,再仔细秘密地追查下去。
当下便同意李儒的说法,于是决定这一万的军队中八千人是灰熊军精锐,另外再安排两千西园军作为辅助。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