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九章 伪.新零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废了一条腿,少年丧父、中年丧妻,命运还是比较悲催的……

    1985年开始从事家用电器销售,经历了原国营电器公司——永乐电器从初创、辉煌、衰落与死亡的全部过程。

    1996年,在公司倒闭后,陈晓带领46名同事集资100万元,买断永乐电器的品牌,创建永乐家电,重新创业。

    8年时间,永乐从成立初年销售额只有100万,到2003年实现销售突破100亿元,销售产品达5万种,在沪、苏、浙、粤、闽、豫、川等地,已拥有近 100 家的家电连锁大卖场。

    成为国内家电连锁业的领头羊之一。

    尤其是在魔都地区,永乐销售额65 亿元,占60%强的市场份额。

    陈晓也因此,获得2003年度“中国零售业十大风云人物”殊荣。

    虽然在市场规模和扩张速度上比不上国美、苏宁,但永乐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却非常出色。

    不过,在优秀的运营和盈利下,永乐现在却蕴藏着很多危机。

    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扩张乏力。

    就拿永乐之前,曾为人称道的“联盟策略”来看:

    2002 年,陈晓首创境内自由合作、连锁采购联盟的先河,与帝都大中、青岛亚泰、河南通力和成都百货等区域性家电连锁企业一起,成立了“中永通泰”,一家家电集中采购公司。

    后来又有浙江五交化、广州东泽、深圳铭可达等6家家电流通企业的加盟。

    最终形成由11家在各自地区家电流通领域,数一数二的企业组成的大联盟。

    以此来对抗国美、苏宁的全国性扩张。

    可这种看似美好的“联盟”却是问题重重。

    用业内人的评价:

    “一个集团内部,都会有部门之间的摩擦和业务冲突,何况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2003年,永乐先是收购了河南通利50%股权,之后又收购了广州东泽90%的股权,东泽也改名为永乐电器……

    盟友间的弱肉强食,触目惊心。

    如果说国美和苏宁是“内源型”发展模式,通过苦练内功,管理和资本的自我积累,发展成高速滚动的“钢球型”企业。

    永乐这种“外延式”的联盟,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航母,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却没有,只是一个“雪球型”的脆弱联盟。

    举个例子,

    国美平均每18天开一家店,快速的扩张速度和统一的管理运营,形成了巨大的规模利润。

    而永乐在并购东泽后,只是小敲小打的进行店面调整。

    开店规模和速度并没有提升,还是东泽之前的规模……

    归根结底,就是永乐资金不足,周转不灵。

    所以,现在正是陈晓最迫切,需要找到外部资金支持的时期。

    而对于隋波而言,

    永乐的价值,现阶段是对易趣家电品类货源控制和线下体验等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长远来看的话……

    它最大的价值,其实是一个“试点”。

    不错,隋波想尝试一下,在现在先搞一搞简装版的“新零售”。

    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条与前世的阿里、亚马逊都不太一样的路线来!

    隋波总觉得,

    “新零售”的说法,还是有它的价值所在的。

    至于前世时,阿里搞了半天没什么大动静,也是有多方面因素的。

    比如当时从国家大的环境来看,消费需求在下降。

    “消费升级”喊了多年,等拼多多横空出世,大家才发现,原来现在国内是“消费降级”了……,大家又连忙搞渠道下沉。

    而且老马退休后,阿里这个庞然大物,也有些找不到明确的方向。

    很难扎根一个方向全力去做……

    而现在的2004年,

    却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口红利和消费需求大幅增长的“黄金十年”的开端!

    从“新零售”理论来看,

    业态进化、经营升级、技术变革,是核心的三大要素。

    先看生态进化:

    零售业态进化是符合“手风琴理论”的,即零售组织的经营范围,会在综合-专业-综合之间反复循环,就好像演奏手风琴时风囊的宽窄变化。

    从西方零售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杂货店-专业店-百货店-便利店-商业街的演变。

    这其中,百货店的出现,被称为是“现代商业的第一次革命”,其历史意义是对销售方式、经营方式和组织管理的根本性变革。

    而零售业的第二次大变革是从百货店到超市、便利店转移。

    超市的开架售货方式与舒适便捷的购物环境,大大节省了顾客购物的时间,并且省掉了部分销售人员。

    第三次变革则是商业街连锁店的出现。

    大规模跨区域经营,给连锁店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分工、集中采购这些都提高了零售的效率和利润。

    再看经营升级:

    零售业有一个“零售轮转理论”,也就是零售的生态变革是有明显的周期性。

    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之间不断轮转循环,类似车轮一样滚滚向前。

    第一个阶段,新兴的零售组织通过创新的手段或方式,获得了较明显的成本优势,然后通过更低的成本与毛利,吸引顾客,争夺市场份额。

    进入第二阶段,当市场份额达到一定比例后,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购物体验等方式,来逐渐提高毛利,增加零售盈利。

    第三个阶段,获得了稳定的收益和市场份额后,为了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客户,就需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把店面开设在更好的位置,来进一步扩大收益。

    但这个时候,较高的利润空间就会吸引新的竞争对手入场。

    第四个阶段,竞争对手通过低价策略和创新方式切入,并抢夺原来商家的市场份额,原有商家不得不压缩自身利润……

    于是,市场价格回落,一个循环完成!

    像超市、折扣店、仓储式商店、都是沿着这一规律,逐步发展、演进的。

    就好像沃尔玛的出现,依靠天天平价的优势,倒逼上游厂商降低成本,革新了零售业的原有格局;

    而Costco出现,其策略比沃尔玛的薄利多销更狠,几乎是零利润的商品售价,靠吸引顾客办理会员卡的会员费盈利。

    生态进化和经营升级,只是“新零售”的理论基础。

    那就是,必须要符合零售业的发展规律。

    而真正的“新”字,其实是体现在第三个要素上:

    技术变革。

    比如京东的全自动全流程无人仓,仓库中包裹完全靠移动机器厂完成搬运、分拣工作。

    比如阿里的数据挖掘,通过对消费者的行为洞察,测估每一个客户的价值,并对不同价值的客户实施差异化策略。

    比如亚马逊在大数据算法、云端存储当方面,对传统零售效率的提升。

    无人便利店颠覆了传统便利店、超市的运营模式;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及传感器融合等技术,则跳过传统收银结账的过程……

    当然,“新零售”最核心的一点,还是重构了“人-货-场”价值。

    传统零售业是渠道为王,厂商只需要通过对渠道、货架等资源的占领,到达客户。

    讲究是货品质量好。

    而新零售不再是以“货”为核心,而是以“人”为核心。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反馈,倒逼生产厂商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商品……

    这就是所谓的“C2B”。

    隋波仔细分析了“新零售”的理论后,

    发现其实这其中很多东西,并不是必须要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才可以做的!

    PC时代的互联网技术,同样能够达到提高现在传统零售连锁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

    技术变革方面,

    至少在数据挖掘等方面,甚至一些正在研发中的深度学习和自动化技术

    也都是可以运用的……

    如果收购一家线下连锁企业,尝试一下易趣网+线下渠道的联动和“新零售”的实验,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正是在这样的考虑下,

    隋波才会在“618大促”正如火如荼之际,离开帝都,飞往魔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