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的同时,也给了始皇帝推行此等战略的更大信心。
想那些更为宏大的战略当然是有必要的,不过目下扶苏更重要的事情,还是在这个更小的“人民战争”的实验场所进行自己的实验。
当然是为了实验自己的治政措施,不然扶苏为什么要来帮齐王?
为了友谊?还是为了让齐国更强大?
这都不是重点。
虽然扶苏以及他背后的始皇帝都不介意齐国稍微多占据一点土地——能够占据得多到让赵魏等国大为不满更好。
昭国远交近攻的策略之下,一个稍微强大一点,却远不足以威胁到昭国霸权地位的齐国,对于昭国而言远比一个弱小的齐国更为有利。
而且一个自信不需要与列国合纵的齐王,是连横策略中一个很重要的存在。
甘茂此前就曾明确教导过扶苏,不同于联合弱国而对抗强昭的合纵,连横策略的根本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联合,而是分裂。
“近日犯事士卒共一百八十三人,除了一伍逃兵之外,都是因为触犯了公子所立新军法而被判斩首,只等公子签令之后,就立时行刑。”
此时上报的,是被扶苏立为军法令的赵惇。
在公子扶苏到来之前,“三大纪律”便早早推行了开来,只是在扶苏到来之前,赵惇不敢擅自对他国士卒处以极刑。
如今公子终于到了,赵惇便将这几日里处理军法的情况稍作了汇报,而他汇报的重点自然还是在死刑上。
扶苏淡淡地“哦”了一声,随意在赵惇呈上的文书上潦草地画了个“可”,便轻轻放到了一旁,“那明日一早便一同斩了吧。”
稍稍有些疑虑,“斩首之人太众,是否会引起军心不稳?”
“或许会,或许不会。”扶苏说了句废话,然后才问出他最关切的事,“所斩之人中,可有屯长以上的?”
赵惇又仔细翻了翻,才回道:“没有。”
“那就没事了。”
怎么就没事了?
赵惇还在疑惑之中,却见扶苏似乎没有理会自己的意思,转而去继续埋首文案了。
赵惇不敢打扰,只好将求问的眼神投向了在扶苏智囊团中看起来身份最高,但反而最为好说话的李清。
李清见到赵惇可怜兮兮的小表情,只能摇摇头接过了替公子解释的职责,“这说明掌有实权的将领们,至少没有敢于在明面上反对公子的。
“因而即便斩首人数稍多了些,也只能说明这只是底层士卒自发的试探而已。既然不是有组织的对抗,死多些也无妨,过几日就好了。”
“主动寻死,只是为了试探?”赵惇仍然有些理解不了。
长久处在昭法熏陶之下的昭人自然理解不了。
“无非是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而已。”李清一语点出故意触犯规章的那些士卒的心理,“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商君立法以来,大昭就从无此等说法。”
只等这近两百颗头颅当着数万齐军将士的面顺利落地之后,齐军士卒或许就对此事了解通透了。
不过,有人却不想坐视这百余颗头颅落地。
“还请公子法外容情!”
门外有人大声疾呼,却似乎是被高进拦住了而不得入内。
这声音,听着耳熟。
扶苏撇嘴一笑。
来得还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