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加隆总理阁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科夫斯基聊到了晚上,张杰才回酒店休息。第二科夫斯基就邀请两位军事顾问前来见见他们的老板。

    左列别夫是一个身形魁梧的老人,一看就是那种退役的职业军人。脸色红润,一头银发,看起来还是很健康。和他截然相反的就是加莫夫,看到这个三十岁就成为中校的人,张杰还以为他率领的病夫旅呢。不过五十岁的人,却是脸色蜡黄,总是不停的咳嗽,让张杰担心他能咳出血来。

    健硕如牛的六十岁左列别夫,老迈龙钟的五十岁加莫夫,这倒是个不错的对比。

    张杰心中纳闷的时候,那两位老军人也很纳闷,他们本来以为自己要为一个有点野心的非洲地方军阀服务,结果看到的却是一个二十岁的亚洲人。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时不时的还和奇科夫斯基开点玩笑。笑呵呵的根本不知所以然,仿佛根本不懂军阀是个什么意思!

    张杰邀请两位老军人在酒店吃午饭,顺便谈了谈,他的谈话很简单他有钱,二十四架米格29cm可以轻松买下来,他有计划,他要将整个加隆控制住,发展辛吉达,让这里成为非洲的工业中心。

    有钱有计划,对张杰这个老板的人而言,这就足够了,军事顾问管理军队建设,财政顾问管理经济建设,既有军队又有钱,那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一顿午宴吃完,左列别夫和加莫夫都还是有些犹豫,可看在张杰一年六十万美金的高薪制度上,还是很开心的同意去辛吉达。他们最多的顾忌还是张杰太年轻了,要是有个三十岁,那倒是挺好的。

    在莫斯科停留了几天。张杰等一行人,加上两个新加入地军事顾问前往乌克兰敖德萨。在这里,他们逗留了一个月,将所有的军售合同都谈妥善之后,又招募了十多位乌克兰籍的雇佣军基层军官。这还没有结束。张杰又带着所有人奔赴摩尔多瓦共和国,前后谈了半个多月,才和一个当地政府和军区司令谈妥,在摩尔多瓦的坎比加索市建立一个雇佣军的军事基地,租借期是二十年,代价是张杰要一次性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两千万美金。简直像抢劫一样。

    张杰也无可奈何啊,在军队没有形成战斗力地时候,就将这些军备都运送回加隆。这简直是明摆着送给别人抢嘛!

    虽然被摩尔多瓦政府横砍了两千万美金,张杰却被摩尔多瓦共和国给吸引住了。在这个被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包围的小国家里,他真是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摩尔多瓦是一个多民族的小共和国,只有三分之一的浙江省大。有十八个民族,却又非常的和睦。

    摩尔多瓦共和国是一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土壤特征和东北非常像。工业基础比较好,只是没有大的发展,由于缺少煤矿、铁矿等基础矿石,工业要有大地发展还比较困难。但整体来说,这里的气候确实不错,温热少雨,是一个阳光之国。

    可惜没有沿海港口,是一个标准的内陆国家。否则张杰真会在这里做些大投资。他就是挺喜欢这样的小国家,风景亮丽明媚,他在这里居住的半个多月。每天都是阳光艳丽。

    他倒是很想在这里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军事基地,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武器,从加隆运送士兵过来,在这里集中培训个半年。

    抱着这样地想法,张杰让加莫夫带领一部分年轻雇佣军的基层军官,在这里负责摩尔多瓦军事基地,同时,他们也要不断派人前往基纳斯克集团在乌克兰三家军工厂的装备整修进程,检验整修工程的质量。

    加莫夫这个在打仗方面地本领如何,张杰不敢去想,不过他在整编机械化部队的建设和装备配套整理上,确实有他的特长,毕竟是苏联阿富汗战争时候的少将,那眼光和经验是普通军人所不具备的。

    张杰再回到辛吉达已经是七月底,此时地辛吉达反而不那么炎热,从印度洋飘来的季风让这里总是清凉无比。

    回到了辛吉达,张杰才知道这里的变化是多么地大。或许,过去一百年的变化,也没有这半年的变化来的多。

    只有半年的时间而已,各种各样的小工程就已经都完工了,剩下的开工项目也主要是30万的火电厂和东港五万吨码头的二期工了避免和本地人的利益发生冲突,辛吉达市的新城区选择的离老城区很远,完全是重新开始建设。

    这样倒是不错的选择,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规划建设,反而比老城区改造要便捷,工程进展的也很快。

    有了这些基础,辛吉达从德国、中国引进的剑麻、咖啡、鱼类、棕四类的配套加工生产线也都迅速落实,在辛吉达市区外的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