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储物戒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储物戒指?难道……”

    “没错,您只需滴一滴血在这戒指上就能认主。”

    听闻此言,嬴政挤出一滴鲜血滴在戒指上,内心激动万分,这可是传说中的储物戒指,若是真品,他怎能不激动?

    血液被戒指吸收,嬴政立刻感觉到与戒指之间的联系,戒指自动套在他左手无名指上。他心意一动,身边的天问剑消失了,再伸手时,天问剑又重新出现在手中。同时,他发现储物戒指内的空间极大,足有近百米见方,实在惊人。

    这也是一刹那,嬴政想到了储物戒指的广泛应用价值。

    怪不得辰儿说带来好东西,这若还不是好东西,那还有什么能称得上是呢?

    “父王,这物件怎么样?”

    “好,太好了!”政赞叹连连。

    赵辰将剩下的八枚戒指一同递给了赢政。

    嬴 政 : ? ? ? ?

    你这小子也太夸张了吧!

    本以为只有一枚,没想到竟然是八枚,这才是真正的意外惊喜啊!

    “非常好,辰儿你又立下一桩大功,寡人记下了。”

    “嗯,没什么事,儿臣就先退下了,炼制这些储物戒指耗费甚巨,需好好休憩一番。”

    “好,辰儿你安心休息,切勿太过劳累。”

    正欲离开之际,赵辰忽然想起一事,对赢政道:

    “父王,韩国王室宝库中的炼器材料务必全部运回来。

    以后攻占其他国家也一样,绝不能让他们有机会销毁宝库中的资源。”

    “寡人知道了。”

    交代完毕,赵辰的身影已在章台宫中消失不见。

    百官们面面相觑。

    这戒指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为何大王会如此欣喜若狂,而且刚刚那些奏折怎么不见了?

    还有,七公子怎么每次都送完东西就走?

    你这么做,让我们怎么趁机拍马屁啊!

    连混个脸熟的机会都不给吗?

    不少官员原本已经打好腹稿,准备大力称赞赵辰一番,结果赵辰完全没给他们机会。

    “父王,七弟给您的是什么戒指呀?”扶苏好奇问道。

    “哈哈,扶苏,诸位爱卿,这可是件宝贝,名叫储物戒指。”

    “储物戒指?”

    “大王,是臣下理解的那个可以存储物品的储物戒指吗?”

    “正是,这枚戒指内部空间足有百米见方,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我们可以用来装载粮草、武器等物资,这样一来,其他国家如何能猜到我们的补给从何而来,绝对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竟然这么大。”

    “真是太棒了,果然,七公子每次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惊喜!”

    “七公子实在是厉害无比。”

    “大王,既然公子再度献上神器,那明年开春,我们该从哪个国家下手呢?”

    “正好,诸卿不妨在此讨论一下,韩国既已被拿下,诸卿认为我们接下来该向哪一国发兵。”

    “大王,末将以为应先拿魏国开刀。”

    “哦?蒙将军为何作此建议?”

    这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郢陈反秦事件,昌平君凭借其楚国公子的身份,在秦军的背后发动了反抗,郢陈周边原属楚地和韩地的民众纷纷响应。尽管在李信率军回击后,郢陈一度被秦军夺回,但最终楚军力挫秦军,取得了胜利。

    昌平君不仅成功收复了以楚国旧都郢陈为中心的失地,更趁势向西挺进至韩国故土。秦王无奈之下启用王翦,正是这个决定间接促使昌平君登上了楚国王位。

    当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讨伐楚国时,虽一度攻占郢陈以南直至平舆,并俘获楚王负刍,然而楚将项燕在此时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地区继续与秦对抗,昌平君就这样戏剧性地成为了楚国的新王。

    然而,弱小的楚国终究无法抵挡强秦的大军,最终走向败亡,昌平君也以悲剧收场,印证了时势造英雄的历史定律,历史从不容许半点轻慢。

    这一切变局,实则源于赵辰的介入。他的出现,改写了太多原本的历史轨迹。

    此刻,昌平君可能已深刻意识到楚国已是穷途末路。面对如此强大的秦国,楚国拿什么去抵抗呢?那号称六十万的项家军吗?但在秦国威力巨大的武器面前,楚国几乎没有胜算可言。

    朝堂之上,文武大臣们热烈讨论着秦军接下来应进攻哪个国家,以及能从中获得哪些利益。昌平君仿佛置身事外,听着他们谈论攻下楚国后的种种好处,内心却是一片死寂,只能沉默应对。当然,无人会去在意他的感受——他若安分守己,作为大秦的臣子,则一切相安无事;若心有异志,则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大王,末将建议首先进攻赵国,不提大王曾在那里受苦,我大秦与赵国本就是世代仇敌,先灭赵,也能告慰那些战死沙场的秦军英魂,让他们看到我们终于覆灭了赵国。”尉缭提出意见。

    此言一出,许多大臣纷纷表示赞同。秦赵两国之间,世仇已久,数百年的岁月里,大小战役不计其数。殊不知,两国本是同根同源,皆出自赢姓赵氏,共同始祖为伯益,亦称大费,乃是黄帝之后裔,在尧舜时代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赢。

    随着历史演变,赢姓宗族在夏商两朝均为贵族,至中衍、孟戏兄弟因驾车有功而得商王青睐,娶商王之女为妻,赢姓部族更是成为商王朝的核心贵族。中衍的后代分化出了秦国和赵国的祖先,恶来为秦国先祖,季胜的后裔则是赵国始祖。

    秦赵两国在周朝时期分别崛起,秦非子因善于养马被周天子赏赐封地,秦国由此建立;而造父因其驾车技术高超,得到周天子恩赐赵城,赵氏家族因此兴盛,造父也成为汉族赵姓的始祖。赵氏家族后来成为晋国重臣,三家分晋后建立了赵国。

    尽管两国君主同样为嬴姓赵氏,身为国君,身处高位,必须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两国基于政治局势或结盟或交战,既是盟友又互为敌人。

    及至战国中后期,秦国历经秦献公和秦孝公的改革,秦献公废除了人殉制度,为秦国保存了大量人才,其在位期间的改革也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变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进而有了吞并六国、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与此同时,赵国也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后迅速崛起,建立起一支以骑兵为主力的精锐部队,甚至消灭了当时强大的中山国。自此,赵国实力大增,除秦国之外,成为山东六国中最强大的存在。

    赵国虽然变强,但对一心想要统一天下的秦国而言,却是东进路上的一块顽石。秦赵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频繁爆发战争,关系日益恶化。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