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部卷一:28章:山村大年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他写完反复呤读了几遍,自我感觉有些小得意,便收好烟盒纸摧在裤子口袋里,清醒的大脑反复想着乱七八遭的生活琐事,慢慢地困意袭上身来,一闭眼睡着了。

    初一凌晨四点时候,村里的夜空还是漆黑一片的时候,村里面突然好像烧开的开水锅滚着一样沸腾起来,烟花爆竹接连不断地开始炸响着,闪亮着天空,焰花闪亮尖叫升上空中,爆竹轻脆或是闷声在空中炸响,点旺火的柴堆噼噼啪啪地爆响着,飞起的火星和灰沫子随寒风四处乱刮着,扑打着窗户。子安一轱辘翻身就起炕,他娘已经开始在灶火上烧水了,德贵在院子里喂牲口,他嘴上叼着烟卷给毛驴添料加草,给鸡喂食,现在家畜少了,养猪羊已经顾不过来,也不养了,所以他说的六畜兴旺家里只有两畜了。德贵拿着扫帚唰唰地清扫着院子,把几捆干甘草立住,准备起点旺火的柴草堆,等家人齐全了一起点旺火。德贵早早地把院子里的街门打开,等着子林一家子起大早过来,天空中零星飘着小雪花,再来一个好年景,德贵祈盼着。

    子林一家子终于过来了,大小人都穿戴一新,很幸福美满的一家子,孩子大声叫喊着“爷爷好、奶奶好、二爹三爹好,”一路小跑进了窑向他们大人们挨着个问好,子安娘一把搂过孙子亲了一大口,随手给了孩子一百元压岁钱。子安给哥哥嫂子问了好,给侄子一百块压岁钱,金铃说你还没成家不能给,子安不依,就这一个侄子怎么能缺礼,多了也给不起。子平一夜没睡觉,眼红红的,他和二和尚、二野人喝酒玩牌玩了一夜,一脸困倦显得很困乏极了。哈唔哈唔的大张着嘴不停地打哈欠。大家都在院子里站着,德贵点着了柴草,火焰升腾,旺火飞窜,火星和灰沫子着随风飘飞着,映红了这一大家子幸福的笑脸。

    清晨七点天放大亮时,村里的人们开始做饭拜年,焰花爆竹声渐渐淡下来了,只有偶尔零星响起的几声。子安和子平按乡俗要到村里叔叔大爷舅舅等大辈子亲戚家串门拜年,同时也要感谢人家当年借钱解困的帮助,还份人情,反正他俩从小就习惯这种拜年乡俗了,村里也没多少家自家亲戚,他哥俩走了一遍亲戚家问好,回到家里时,太阳高升起来了,暖暖阳光照着新春的土窑洞,零星小雪落在地上早已消失的无影踪了。

    大家又围坐在炕上,每人碗里盛有热气腾腾的饺子,爷仨个喝着酒拉着话,突然子林小子嘴里“嘎砰”一声响,咬出个钢镚子来,大家笑着说数他有福,小家伙却咧嘴哭了起来,他把牙蹦了。这时有村里亲戚家的孩子们过来给德贵老俩口拜年问好,子林、子安、子平哥仨连忙跳下炕来让坐,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德贵说让他哥仨看谁去地里给爷爷奶奶上坟去,子林胃里不舒服,怕地里寒风大难受,子平困的一夜没睡就想睡觉,子安说他去吧,侄子跳跃着要跟他去地里玩,子安答应了。

    村外的田野风干硬也挺大,乱的脸有些疼落着灰土尘。不过小孩子却不在乎这些,子林儿子一路上蹦跳玩耍着。去田间地头上坟的村民们人不少,手里提着奠典亲人的祭品,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思念亲人的心都很沉痛,互相碰见面了并不问好,只是相互点着头。

    子安拉着侄子的手上完坟从地头出来,迎面碰上万华叔拉着一头毛驴在一块田地埂垄上迎东方站着,子安和万华叔点了头打了招呼,侄子却脆声声地向万华叔问了声:“爷爷好。”子安急忙捂了下侄子的嘴,万华叔笑着说:“小孩子嘴里有贵言呐,他说好我就好。”他告诉子安初一早晨拉毛驴出来朝东方太阳升起的方向吼叫叫“迎喜神”,祈盼今年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他在口外还有亲人,过年一到这个时候,他心里就难受了,可是现在年纪老了也走不出去了,所以他只能这样祈福着他的亲人岁岁平安。人老多情,落叶归根,子安过这个年才明白了,为什么像他的父母亲人、万华叔和乡亲们对这片黄土地爱的如此深沉。

    村里的年过的真是快,并没有多少娱乐活动,村委会也没有钱办喜庆的文化活动,以前还组织村民们搞搞“查灯”社火和唱戏、扭秧歌之类的活动,现在却是吃饱喝足就打牌,有的青年人玩的大,输了好多。许多青年人让父母从年前祈盼回来到后来过了年撵着快走,初六七就从外头回来的人开始渐渐地又走了,村里又空寂下来了,只有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们孩子们在街里空转悠着,看看谁家的孩子还没走了。

    子安和子平也盘算着准备回去上班的上班,开工的开工。子华一家子于初六才回老家来拜年,年味渐渐淡了没了,日子又恢复了往常的安静,正月十五这里也没有小时候那样热闹的社火活动了,万华叔的顺口溜也很少听到了,没有年轻人,村里就没有了活力,像断了根的树干枯萎着。

    二和尚跑来找子平,说子平能不能陪他去趟定州,他要去倒插门当招女婿,因为他家里父母身体不行,哥哥没胆量挺窝囊,他的事只能他自个张揽,所以他想让子平和他去定州相亲探探招亲事宜的深浅。

    子平知道当招女婿是他们村年轻人这些年来出现的新现象,村里人家穷,好多人家有大小子没钱娶不起媳妇,到富裕地方倒插门当招女婿的青年人挺多,有的去了正定、定州一带的农村,有的去了山西侯马、长治一带的农村,村里招出去的这些后生有十多个,这些年来大多在外做招女婿回老家很少,听说去了讲究好多,有人挺受制。二和尚选择这条路能行的通吗?二和尚说他被春莲坑的实在没能力东山再起了,也不想去大同了,看见旧地就伤心。年前有个定州弹棉花的贩子叫张赛英来到他家里,听说了他的遭遇特别同情,建议二和尚去他老家招亲,他村里有不少的适龄女人正招赘选婿呢,二和尚去了肯定能成功,他还会蒸馒头挣钱,那地方一年两季产小麦,挺适合他成家立业的,二和尚让这个走江湖的人说动心了,不过这次他留了个心眼,让子平做伴陪他去,他上不行当了。

    子平一个人也没出过远门,二和尚又没有社会经验,他们犯难了,子安说他和他们一起去吧,至他参加工作来没有出过远门,厂子上班也不着急,俩人一听高兴坏了,子安有文化,性子还稳当,出门算个有主意能商量的人,恰好二野人来和他们告辞,说他要回北京继续包大棚种蔬菜,子平说了准备去定州帮二和尚招亲的事,几个人一合计,干脆四个人一起走,二野人从北京下车,他们仨个从北京坐车到定州,再返回大同,子安和子平说,他想借这次出门同子平返到大同去看望素婵,宽慰一下他年少的心,子平高兴地说太应该了,说不定素婵会有新面貌让子安吃惊呢。哥俩商议着收拾好行包东西,告别了爹娘,同二和尚、二野人踏上了去北京、定州的行程之旅。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