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18.成汉帝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成汉是两个朝代,前期叫作“成”,后来因为内乱改成了“汉”。但皇帝是一家人,因此,我们统称之为“成汉”。

    成汉帝国的建立者是巴氐李氏,性质上属于流民起义,算是乞活军的一枝。但率先造反的并不是他们,而是西晋的益州刺史赵廞。

    时间回溯到“八王之乱”,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废杀皇后贾南风,十一月,征益州刺史赵廞为大长秋(皇后宫内高级官员,负责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闱,领诸宦者)。

    赵廞和贾南风是姻亲关系,在贾南风倒台之后,她的党羽转眼间就从显赫一方的军政大佬变为唯唯诺诺的太监头儿。这样的任命,其意图显而易见。为避免成为贾南风的陪葬,赵廞据成都反晋,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建元太平,史称:太平王朝。301年正月,流民军首领李特等引军攻成都,赵廞兵败逃亡,随即被部下所杀,太平王朝灭亡。

    灭亡了“太平王朝”的李特兄弟并不是四川的土著居民,而是陕西略阳以北的巴氐族人。296年,氐人齐万年造反,关西一带兵连祸结,连年灾荒,略阳、天水等六郡流民蜂起,进入汉川乞活者有几万家。李特兄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跟随流民从略阳来到了川蜀之地。

    和普通贫苦百姓不同,李特兄弟祖上是当官的,家境殷实,流亡路上不仅不用去讨饭,还能时常赈济灾民,小施恩惠下,颇得众心!当然了,由于饿不着,走到剑阁这样的雄关险隘的时候,也就有心情调侃一下如同废物一样的刘禅。到达蜀地之后,由于家世背景和“颇得众心”的缘故,李特兄弟被益州刺史赵廞聘用,待遇优厚,生活嚣张,时常会干些横行乡里、欺男霸女的事情来,不过,那时李特兄弟是以赵廞爪牙的身份出现的,暴露的是本性,代表的却是赵廞。

    至于后来袭杀赵廞,并不是由于赵廞反叛朝廷,而是因为赵廞杀死了他们的弟弟李庠。对于李特兄弟的本事,时人评价曰:“并有雄才”,而李庠之所以被杀,正是因为他的“雄才”,……恰被赵廞所嫉。为复仇,李特、李流率领流民起义,灭亡了太平王国。

    经过这场动乱,李特兄弟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为后来成汉立国奠定了基础。

    其实,李特兄弟的初衷和那些飘荡乞活的流民并没有大的区别,他们本质上也是流民,所追求的不过一口饱饭,一块安身立命之地而已。如果当时朝廷能够妥善处理流民的安置问题,李特兄弟最多也就是游侠或者以某地官员的身份终老,绝不会有后来成汉帝国的存在。然而在太平王国灭亡之后,新任益州刺史罗尚命令川蜀之地流民七日之内返乡。

    吃饱了饭的人们永远无法体会处于饥饿中的流民所具有的绝望和决绝,在官府的逼迫下,李特顺利成为聚集在川蜀之地各地流民的领袖。一场“将流民赶出去”和“坚决要留下来”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为了一口饱饭,为了安稳的小日子,为了活着!

    流民起义军和西晋政府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李特战死,李流病死),流民军最终攻克成都,建立起五胡乱华时期第一个少数民族国家——成汉帝国。

    304年,流民军首领李雄称成都王,建元建兴。

    306年六月,李雄称帝,国号“大成”,改元晏平。

    李雄,字仲俊,李特第三子,这种说法是建立在法理之上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李特他妈打水的时候在水边睡着梦见大蛇绕身而孕李特,十四个月后,生之。

    李雄他妈还做过两道彩虹升天的梦,据说预示着命长的儿子能够富贵,李雄就是命长的那个。他的兄长叫李荡,和父亲李特一起战死。

    成年的李雄身高八尺三寸,容貌俊美,帅得不像凡人。然而在没有办法靠颜值吃饭的岁月,李雄在李特领导的流民起义军中始终战斗在最前线,军中威望极高。后来李特战死,继任者李流也在不久之后病世,义军领袖的位置就理所当然落在了李雄的屁股底下,从此,流民军声势日盛,最终平定川蜀,成就霸业。

    李雄是个好皇帝,作为久经沙场之人却并不嗜杀,反而性情温厚、待人宽和。即使是背叛自己并伤害自己母亲的凶手,当他们再次归降的时候,李雄依然能够宽恕他们。这是了不起的胸怀,在那个四方多战事的年代,这也是巴蜀之地能够平安无事的重要原因。在李雄的统治下,成汉帝国兴学校、置史官,精简刑律、轻徭薄赋。政事之余,作为皇帝的李雄手不释卷,公事少而劳役不常有。百姓富庶殷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夷夏各族人心安定,四方士民归之如潮。

    当然是有缺点的

    ,比如朝堂上下不尚礼法,一品宰相和九品小吏经常撞衫,不容易辨认;军队缺乏统一管理,打仗时各自为战,互不支援等。但相较于那件影响成汉国运的事情,这些却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李雄打算把皇位传给他的侄子李班。

    作为成汉最为英明神武的君主,并不昏聩的李雄能够做出如此违背人伦的举动自然有他的理由,据李雄交代,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李雄认为其兄李荡是“嫡统,丕祚所归”。正因为李荡英年早逝,李雄才有机会成为义军领袖,进而开创帝业。将皇位传给李班,意在还社稷于李荡一支。

    其二,李雄认为自己的十几个儿子均为庶出(小老婆生的),且“皆尚奢靡”,不成器,非安邦定国之才。

    其三,李班“谦恭下士,动遵礼法”且“仁孝好学,必能负荷先烈”(《资治通鉴》),李雄认为李班将来定能承继先辈遗愿,成为一代明君。

    324年,李雄力排众议,正式册立李班为太子。史书记载:“乱自此始”。李雄的儿子们绝不会心甘情愿。

    中国封建社会,皇位传承大多是“父死子继”的,而且要“以嫡、以长”。一旦打破这个规律,往往就是引发祸乱的根源。李雄定然没有想到,他别出心裁的做法会为成汉帝国埋下皇族内讧的种子。以侄子身份继承皇位的李班在他死后不久就死于非命,而凶手正是李雄的亲生儿子。那时,他自己都还没下葬。

    李班是个好人,集谦虚、博纳、好学、宽厚、仁慈、孝顺、节俭、泛爱、真诚于一身,在李雄旧病复发,行将入木之际,“诸子皆恶而远之,独太子班昼夜侍侧,不脱衣冠,亲为吮脓”(《资治通鉴》),且“殊无难色,每尝药流涕,……其孝诚如此”(《晋书》)。在李雄最需要亲人照顾的时候,儿子们全都“恶而远之”,只有作为侄子的李班尽孝床前,虽然太子要做出表率作用,但其实李班依然可以找到一万个理由离开。综合李雄去世之后的表现,我们可以认定李班孝心的真诚。论德行操守,李班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堪称第一。

    334年六月,李雄病逝,时年六十一岁,谥号武皇帝,庙号太宗。太子李班即位。

    李班不是个好皇帝。

    由于李雄对成汉帝国的良好治理,在李班即位之初,整个国家政局稳定,并没有给心怀叵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