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政权。石遵当皇帝,大家做元勋,……百战而成的平叛之功,怎么能比得上见机而动的一次拥立呢?没有人愿意错过机会,将领们不愿意,石遵更不愿意。当然,前提是一定要声“张豺之罪”的,当时若是建议立石遵为太子,哪有今天这档子事儿!
石遵的大军终于出发了。声张豺之罪,行篡位之事,击鼓而进。
会合平叛大军后的石遵是具有强大实力的,足以让他击鼓而进,在淡定从容中攻克正处于权力交接的混乱中的邺城。
没有开打,当石遵兵临城下的时候,守城的羯族士兵就倒戈相向了。“天子儿来奔丧,吾当出迎之,不能为张豺城戍也”(《晋书·石季龙载记》)。然后,石遵就入城掌控了一切,斩张豺,夷其三族。
刘太后再一次给石遵封官了,丞相、领大司马、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加黄钺、九锡,增封十郡。比起左右丞相来,这一次给石遵封的官爵算是够得上天了。石遵并不满意,九千九百九十九岁并不等于一万岁,刘太后并没有给他那个他想要的位子——皇位。
那就继续吧,禅让与推辞的大戏开始上演。
为了保命,石世开始下诏书让位,石遵推辞。这种事双方都是要表明自己坚决立场的,只有这样,戏才好演下去。石世不能收回圣旨说自己不想让位了,石遵也不能着急,一脚把弟弟踹下来的事是不明智的。表演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石遵要口头推辞,写奏折推辞,在朝堂上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推辞。然后石世接着下诏书,石遵接着推辞,如是者三。群臣开始写劝进表,太后开始哭哭啼啼不依不饶,皇帝石世也拉着哥哥的袖子不让走。 于是,“百般无奈”之下,石遵深感众意难违,只好勉强答应。
皆大欢喜!除了刘太后和她儿子,皆大欢喜。
从登基到退位,石世只当了三十三天的皇帝。
349年五月十六日,石遵封石世为谯王,食邑万户,待
以不臣之礼,废太后刘氏为太妃。当然,这些都是没用的东西,石世享受不到食邑万户了,不久,石世和他的母亲刘氏即被杀死。
权力游戏的巅峰从来都是如此,攀登的道路有很多条,或许万分艰难,或许轻松如意。但下来的路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摔下来,粉身碎骨。当不了皇帝的石世,再也没有可能去做王子皇孙了,等待他的,只有粉身碎骨,万劫不复。十一岁的他,或许还不明白这些道理,但,再也没有机会。
石虎总共有十二个儿子、一个养子。现把他们的名字列于下面:石邃、石宣、石鉴、石苞、石韬、石斌、石挺、石琨、石遵、石祗、石世、石冲,养子石瞻(冉瞻,冉闵之父)。石世死后,尚在人世的只剩下六个了,分别为:石鉴、石苞、石琨、石遵、石祗、石冲。其他的那几个,算是英年早逝吧!唉!万勿生在帝王家, 战死病死遭暗杀。百难脱得一条命,三十年后一刀刮。石世死后的日子里,石虎剩下的儿子们连三年都没坚持到就全部被杀死。在此后,我们慢慢表述。
349年的五、六月间,由于石虎的死,中国北方统治集团后赵再次掀起了皇族内讧的腥风血雨,石虎的儿孙们为了争夺权力,互相间进行了残酷的对砍。恰印证了那样一句话:灭亡,首先从内部开始。具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后赵就是如此,荒淫昏聩促进了它的衰败,无情杀戮让这个以武立国的国家迅速走向灭亡。
那段日子里,天象异常,征兆频现。比如:刮大风;比如,下了大冰雹;最严重的是打雷烧了皇宫的宫殿,太武殿、晔华殿因之荡然无存,只留下满地灰烬。大火连烧一个多月才灭,后赵帝国的“乘舆服御烧者大半,金石皆尽”。 更为恐怖的是,“雨血周遍邺城”,天落红雨,殷红如血,宛然一副末日景象。现在,我们或许可以用科学来解释这一切,但在那个时代,唯一值得信服的说法叫作:遭天谴!
是了,国家状况如此,石氏家族的罪行罄竹难书,可是可怜的人民只能等待上天来为他们主持公道。
就像女娲娘娘给商纣送去了妲己,上天也派了石冲来点燃后赵灭亡的火焰。
应该说,石冲是一个冲动的家伙,在得知石遵弑君篡位之后,经过半天时间的“精心准备与谋划”,石冲的大军就出发了,目标:邺城。理由:讨伐叛逆。颇有些迫不及待!
石遵自然是罪恶滔天,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但是,诛不诛的了却是另一个大问题,在实力面前,强大者才真正代表正义。
石遵给石冲写了一封信,亲笔信,内容很充实,主要是联络兄弟感情,讲述骨肉情深,比如小时候如何一起偷看宫女洗澡之类。然后就是拍胸脯打包票要给石冲加官进爵。只在最后一页的最后一段中阐述了一下自己这一封信的目的:收兵回家。
石冲很感动,哥哥的话,在理!因一怒而兴师之后,石冲想要因一哀而息兵。
不能回!帝王家的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战斗,哪里讲什么兄弟情义!石世和石遵难道不是兄弟,难道没有骨肉亲情?石冲手下的将军们不答应。
那就打吧!众意难违,石冲的大军在继续前进,而石遵在又一次感人肺腑的亲笔信劝谕石冲无果之后,也毅然选择了战争。
石遵的领军将领是冉闵(石闵)和李农,冉闵很能打,在保卫石遵的战斗中,冉闵更能打。因为,当初兴兵夺权的时候,石遵答应过他:事成之后,立尔为太子。
平棘之战,石冲战败,逃亡途中被冉闵在元氏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抓住,就地赐死,此外,石冲手下三万劲卒也全部被冉闵坑杀。
好一场大功,又一个石虎。只是,骨子里的血脉毕竟不同,而这,竟注定了冉闵在那段历史中的卓越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