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翁如松随将奇遇简略说过,告诉她是代呼延靖收做衣钵传人。

    灵姑听了,更是欢喜。

    翁如松又道:“我有急事须去金陵一转,天运帮还有余党未灭,大嫂这里似也不便久居,如果同意,我修书一封,大嫂即刻投奔鄱阳渔隐”

    “不用费事了!”

    房里三人,闻声大惊。

    翁如松第一个破门而出。

    等到道悟禅师熄灭灯火,也掠到院中时,翁如松已和来人谈到一起,状甚欢愉。

    只听翁如松说道:“朱大哥,你真会恶作剧,吓了我一跳,来到院中,我都没有发觉,想必武功已得醉师伯真传了。”

    “进步是有一点,要传他老人家衣钵,还差得无呢!”

    来人答。

    道悟方丈已来到翁如松的身侧,听两人谈话口气,知系自己人,悬心大放,忙说道:“既是少侠好友,何妨禅室一斜。”

    翁如松忙替两人介绍道:“这位是本寺方丈道悟师,这位是我朱坤朱大哥。”

    灵姑始终没有露面,这时听清来人是友非敌,随将灯又点上。

    道悟和朱坤互道久仰,老方丈这才肃客入室。

    翁如松匆忙抢出,怀抱着孩子也忘了交还灵姑。

    奇怪得很,这个孩子竟然没被适才仓皇的景象吓器,两只眼正月这时还在向屋里四人溜来溜去。

    这一种不同凡俗的表现,分明是与武有缘,看在道悟禅师的眼里,不禁暗为故人高兴。

    坐定后,翁如松又问:“朱大哥,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傍晚的时候,我才到杭州,就住在滨湖客栈,适才南方火起,出来查看,发现一条极快人影,跟踪到此,不意竟是你!”

    “家父母可有消息?”

    “现在随侍家师身侧,武功可比愚兄高明的多呢!”

    “真的?那我就放心了。”

    “令妹呢?”

    “离开伏牛山,我们就分手了,我也不知道她现在何处?”

    “进行的事,怎么样了?”

    “才有一点头绪,正苦不能分身呢!”

    “你说的可是有关谢女侠的事?”

    “我真糊涂,还没给两位介绍呢!”

    随说随替朱坤和灵姑引见一遍,又将谢灵姑遭遇,就所知也向朱坤说了,最后才道:“朱大哥如果没有要紧的事,请你护送大嫂,去一趟鄱阳湖怎么样?”

    “我这趟来,就是奉命听凭你们兄妹差遣的,这件事就交给我好了。”

    “我们兄妹年纪都小,朱大哥怎么能这么说。”

    “小兄弟,我不是跟你客气,这是家师的谕命。”

    “醉师最爱和晚辈寻开心,你还不知道?”

    “这可不是寻开心呢!”

    既是醉道人这么交代的,翁如松也就不再和朱坤争辩,当下写了两封信,一致神医楚贤,一致翻阳渔隐闻超。

    随之将和他们结识经过,及楚庄与翠碧嶂的地理形势,告诉了朱坤。

    然后,便和三人告辞,连夜上路。

    杭州距离金陵也还有不算短的一段路程。

    在灵隐遇见朱坤,叙阔、写信,又耽误了很多时间,一任翁如松身法多快,天亮的时候才赶到了丹阳。

    这地方富庶,人烟稠密,心里再急,也不能不顾虑惊世骇俗。

    于是,他又想到乐天羽士叮嘱他的话:“不必强求。”

    好吧,既然不必强求,何必那么急赶?

    他穿的是一身儒装,索性一摇三摆,踱起方步来,虽然如此,还是经平常人要快得多。

    到达镇江,已是巳午时分,酒楼已然开门,恰巧他正走过一家名叫“松鹤楼”的门前。

    没看到酒楼,他还没想到吃饭的问题,这一看到酒楼,肚子立刻作起怪来“咕噜噜、顺噜噜”的直响。

    信步走了上去,选了一个临街的位置。

    这个时候吃饭,还显得早一点,楼上的座位还空得很。

    只有一个客人比他还早,已经叫好了菜,正在自斟自饮。

    这位客人的座位也是临街的。

    翁如松所选的位置,正和这个客人邻桌,而且对面。

    起初翁如松也没介意,等到点好了菜,这才想起对面的客人,好像是在那里见过?

    不由又把头抬起,向对面的客人望去。

    对面的酒客是个老人,头顶已秃,前额特大。

    在翁如松的印象里,这个老人,他是绝对没有见过。

    “为什么又那么面熟呢?”

    他自己在问着自己。

    蓦然,他想起师父指点过的武林奇人中,不正有一个与此老长像一样么?

    这位老人家在这里出现,为的又是什么?

    他又向老人望了过去。

    自他上楼、落坐、点菜,老人都只自顾自的饮酒,没向他看一眼,现在依然如此。

    他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不一会儿,他点的酒菜已经送了上来。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

    酒楼上,陆续的上来许多客人,又陆续散去。

    翁如松偶向街上一瞥,日影已经西斜,心里立生警惕,暗道:“我不能尽守在这里,免得引起此老心疑。”

    想到这里,立刻将酒保唤来,结清了帐。

    临下楼的时候,又向老人瞥了一眼。

    正好与老人射来的两道锐利目光,对个正着,翁如松只觉心头惊,忙不匆匆下楼而去。

    秃顶老人这一顿酒饭直吃到日色偏西,几乎和晚饭连在一起,方始下楼。

    从镇江通往金陵的官道上,一个秃顶老人自东向西,脚下极快。

    天逐渐的为夜色所笼罩。

    天愈黑,这位秃顶顶老人脚下愈快,到后来,简直和飞差不多。

    如果眼光锐利,能够黑夜视物,便能发现在秃顶老人身后的五、六十丈的路上,正有一条蓝色身影,追蹑着老人身后。

    这条蓝色身影快整流的程度,绝不比秃顶老人慢,而且轻悄无声。

    约有一个多里辰,已自进了山区。

    秃顶老人忽然顺着一岔路,折向向右。

    蓝色身影跟在后面,亦步亦赶,仍然保持相当距离,没有迫近。

    走没多远,秃顶老人忽然舍去山路,掩掩藏藏,往里趟进,像是怕人发觉。

    果然,山路上高有明桩暗卡,蓝色身影也自发觉,立刻也学着秃顶老人的样子,藉着山石树木的掩蔽,避开椿卡,悄悄的向里趟。

    蓝色身影自是翁如松。

    他不但发现桩卡,而且也看清桩卡里面,正有他一度追踪,而不知去向的几个人。

    他暗暗的“哼”了一声,心道:“原来你们躲在这里!”

    这几个人就是他在芜湖酒楼上所遇见的那几个,只不知他们是怎样避开自己的追踪,来到这里的。

    因而他已联想到,在这座山里的一定就是这一些人嘴里所称作“当家的”了。

    避过几重椿卡,到了一座庙前。

    秃顶老人已失去踪迹,不知潜藏何处?

    从高处俯瞩,殿共三层,中间一层,灯火辉煌,人影往来闪动。

    他不知道寺院何名?这里又是什么地方?

    但看警戒得这么森严,庙里一定在进行着一件什么大事。

    以秃顶老人那么大的名望,尚且那么小心谨慎,可见庙里的人绝非易与。

    翁如松不敢留然现身。

    他很仔细的辨识山形地势、进退道路。

    蓦然,一声凄厉的惨号起自庙中。

    听得翁如松肌肤起栗。

    这一声惨号,显示着庙里正在进行惨无人道的事件。

    翁如松义胆天生,那还理顾利害,立向庙中掠中。

    也许是他艺业高,也许是庙里的人自恃过甚,翁如松欺到庙前,掠进庙中,竟没被发觉。

    他隐身在第一层大殿殿顶,向第二层大殿中望去。

    顷刻之间,又是一愕。

    第二层大殿殿中,佛像之前,偏左坐着一个高大老人。

    这个老人和罗信长得一模一样。

    但翁如松肯定的断定,这个老人绝对不是罗信。

    金陵镖局的罗信武功如何,他听江枫说过。

    洞宫山那个也叫罗信的武功,他更亲眼目睹过。

    就凭这两个罗信,不管是谁,也绝不会使秃顶老人那么畏惧。

    他就凭这一点直觉,断定殿中的老人,绝不是两个罗信之中的任何一人。

    老人左右,一边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大汉,眼射精光,钢髯绕颊,形态十分威猛。

    老人面前丈余远处,也有两个大汉,挟持着一个年老僧人。

    老僧遍体鳞伤,一身是血,被折磨得狼狈不堪。

    老僧前面,地上躺着一个和尚,两耳已失,两眼也成了两个洞,鲜血染满了这个和尚的头颅、肩上、前胸和附近地面。

    只听那个坐着的老人喝道:“广慧,今天已经是第三十天了,也就是说,已经牺牲了你三十个门下弟子了,难道说你全无动于衷?还不把佛令献出!”

    隐在殿后的翁如松,听了一动。

    “原来佛令落在这个广慧和尚手里,误打误撞,竟让我知道了。”

    随又注意聆听下去。

    “凌施主”

    广慧这一声“凌施主”吓了翁如松一跳,暗问自己:“难道他就是天运帮主?”

    “你就是把庙里的僧人杀光,连老衲在内,也是得不到佛令的了。”

    广慧声息微弱的说完两句话,已经把眼睛闭上。

    显然他也受了很重的伤。

    翁如松心里大慰,意识到佛令在广慧手中,或是广慧知道佛令的藏处。

    “广慧,你太幼稚了,这种话岂能骗得了老夫?一天不将佛令献出,一天就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好狠毒的凌老人。

    “阿弥陀佛!”

    广慧诵了一声佛号,连眼都未睁。

    “把秃驴吊起来!”

    殿顶上,早已装好一个活轴,活轴上穿着一条很细很亮的绳子,一端系着一个铜环,一端系在一根殿柱子上面。

    看样子,这条特制的绳子像很结这关,不知用何物制成?

    挟持广慧的两个大汉,听了凌姓老人的话,站出一个,将绳子从活轴上松下。

    然后,捆住广慧脚上的一根大拇指,将这个僧人徐徐的倒吊起来。

    广慧如同一头待宰的羔羊,绝不抵抗。

    大概他心里十分明白,抵抗也无用,或许活罪还要受得更大。

    不一会儿,广慧苍白的脸上已经呈充血现象,人也发出轻微的哼声。

    翁如松看得热血沸腾,方想不顾一切,闯入殿中,将广慧救下。

    这时,一阵破空锐啸,十向点亮晶晶的东西,以无比凌厉的威势,射向殿中。

    一组呈梅花形,射向凌姓老人及其身旁的两个大汉。

    这一组的暗器,一共是六粒,五粒形似花瓣的,已将三个人的上、左、右三个方向封住,使他们无法闪躲,中间形似花蕊的一粒,却射向凌姓老人的中庭穴,这一粒后发先至,劲锐异常。

    另一组共七粒,是射向挟挂广慧的大汉,每人三粒,是上、中、下成一直线,最后一粒却是射向广慧的头颅。

    发射暗器的这个人,指力显然极强,且能于同时间,向不同方位的六人全都射到,自非一般身手的人所能办得到的。

    如说这人与凌姓老人有仇,为什么连广慧也要一起杀死?

    凌姓老人视射来暗器如无物,端坐座椅之上,动都不动。

    直等射向中庭穴的一粒快到身前,方才微抬右手,曲伸食中二指,向这粒暗器弹去。

    “叮”的一声脆响。

    这粒暗器竟被凌老人弹飞,去势之速远比射来的速度还要快上一倍有多。

    光只把这暗器弹飞还不算奇。

    奇的是,这被他弹飞的一粒暗器,竟将射向广慧的头颅的一粒也给撞飞。

    凌姓老人这种从容却敌的神态,看在翁如松眼中,不由眉间一皱。

    他本想抢救广慧,看了这种情形,不禁又踌躇起来。

    其余十一粒,也都被四个大汉躲的躲,劈的劈,无一命中。

    看样子,这四个大汉也都无一庸手。

    一阵“叮当”声响过后,暗器无功。

    凌姓老人微哂说道:“柳如黛,屡与老夫为难,再不知机,莫怪老夫不念旧交了。”

    凌姓老人动也不动,就知道暗器是何人所发,识见之广,与口气之大,又使翁如松一惊。

    “那追魂仙子名列武林十异,竟然不在这凌姓老人眼中,他是谁?何以未听师父提起过?”

    翁如松错愕的在想。

    庙里突然飘落一中年妇人,纵轮廊上看去,年轻时必然极美。

    她飘落殿前,已扬声叱道:“罗信,你出来!”

    翁如松大异,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同时,他也向现身殿前的妇人打量过去。

    罗信“嘿嘿”冷笑声中,已步出殿前。

    随侍在他左右的两个大汉,也跟了出来,仍然站在他的两侧。

    另外两个大汉守在殿中,监视着广慧。

    “柳如黛。你可知道老夫的规矩?”

    “罗信,你可知道广慧又是什么人?”

    再度从追魂仙子的口中,证实这个凌姓老人才是真正的罗信,金陵镖局和洞宫山的两个名叫罗信的人,原来都是冒牌货。

    真正的罗信为什么要化名姓凌?

    两个和他像貌相同的人,为什么又要冒充罗信?

    翁如松大是不解。

    只听罗信又道:“广慧难道是你的姘夫?”

    “混帐!你也是成名的人物了,怎么说话全无教养?”

    追魂仙子气得浑身都有点发抖。

    罗信不怒反笑,阴恻恻的又道:“骂吧,痛痛快快的骂吧!叫破老夫秘密的人,你还是第一个,今到就别离开这座栖霞寺了。”

    “哼!”追魂仙子极为不屑的“哼”了一声,意似不服,续又骂道:“组织天运帮,认贼作父,残杀同道,连祖宗的姓全都改了,简直是无耻已极!

    栖霞寺的僧侣与你何仇?我侄儿与你何怨?你竟用这种卑劣的手段对付他们。

    你不放过我,哼,我还不肯饶过你呢!”

    追魂仙子情绪激动异常,把罗信骂得狗血淋头。

    按理说,这个丧心病狂,无耻已极的魔头,必然会怒不可遏,愤而出手,置追魂仙子于死地。

    追魂仙子骂完之后,已在运功待敌。

    翁如松也被迫魂仙子这番义正辞严的言语感动,也在暗地行功,准备必要时去援追魂仙子脱险。

    同时,他也想到乐天羽士那句“人言不可尽信”的话来了。

    从今天的表现,追魂仙子分明是个“明是非,识大体”的人,何以会有那么一个难听的外号?

    看来给他起这个指点号的人,本身就有问题。

    追魂仙子和翁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