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见家长(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四十一章见家长(2)

    沈父没想到吴浩这个办法竟然是在调研的时候想出来的,现在的他觉得不应该把吴浩放在周墩担任县长,而是应该把他放在经济政策研究室等机构,给他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让他的才干彻底的发挥出来,想到这里他随口问道:“吴浩!如果我让你到首都来工作,你会有什么想法?”

    吴浩听到沈忠国的问话,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低头仔细的考虑了一番后才慎重地回答道:“伯父!这个问题我不好回答,首先是我读书的时候老师跟我讲的一句话,当时我问他读书有什么用?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他是这样回答的:读书是原始资本的积累,读书能够培养了一个人的修养,能够开拓自己的眼界,能够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然后把缺点改造成自己优点,更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所学的造福一方百姓,另外就是我参加工作的时间并不长,现在的我等于仕途道路上学走的婴儿,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所以如果能够让我自己选择的话我觉得自己应该留在基层,当然了如果上级非要让我离开目前的岗位我也会欣然的服从上级对我工作的安排,不过像您刚才说让我到首都来工作,虽然我不清楚是什么工作,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是,无论那个干部如果没有在基础呆过他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干部。”

    沈忠国听到吴浩的回答感到相当的意外,特别是吴浩最后的一句话,让他充满了好奇,他笑看着做在前面的吴浩,问道:“吴浩为什么你会认为没有在基础呆过他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干部?要知道你这句话可是会得罪千千万万上级单位的领导干部。”

    吴浩闻言笑了笑,风趣而不失严谨地回答道:“伯父!因为是您我才这样说的,如果是其他人我绝对不会说这句话,至于为什么,其实很简单,无论那个干部他只有待在基层,才会有机会跟群众直接接触,这样才能了解到群众需要什么,因此今后他无论走到那个岗位上,只要这个干部的心里装着人们群众,那他在发布政令的时候才会从群众的实地需要出发,反而那些没在基层呆过的干部永远都不可能会了解到群众真正的需要,即使他们有深入群众,我敢保证他们看到的绝对都是地方政府事先导演好的一台戏,而那些下去调研的干部就是观众,试想一个观众能够真正了解到群众所需要的东西吗?到那时候他们制定出来的政策又能够符合群众的利益吗?另外还有一个那就是现在最普遍发生的事情“政绩工程”一些领导本身就从来没有在基层呆过,他们被下派到地方政府镀金时,为了搞政绩就很可能不按实际情况,凭借着自己心里所想的办法,没有科学依据的大搞政绩工程,在党校学习的时候我们还去过一个县,但是个县政府带着我们到当地一个刚建的大茶都去参观,这个大茶都建在离县城四十多公里的乡镇下面,坐车就足足半个小时,而这个乡镇的人口还不足八万,试想一个不足八万人口的地方盖了一个足以容纳下两千多户家庭的大茶都,结果会是怎么样,到处冷冷清清的,所有挂着茶庄的店铺全部关着,那些新盖的房子也全部空空荡荡的,几个亿就成为一堆摆设,据说那位建造大茶都的领导升职了,但是这个大茶都给群众正在带来了什么呢?一个地方的领导还好说,毕竟他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在部级单位就不同了这些所谓的政策研究室里的专家们,海归们,他们制定出来的政策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几年的动向,虽然他们学识渊博,有着许多人所没有的眼见,可是那些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经管他们在调研时深入群众,但是没有在基层呆过他们是永远都无法了解群众所需要的是什么,现在地方就流传的是这样一句话,国家的政策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同时还流传这样一句对联,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级级加码马到成功!下层蒙上层,一层蒙一层层层掺水水到渠成!横批是《和谐社会》伯父不知道您听到这些心里作何感想呢?”

    当沈忠国听完吴浩的话,首先一个想法是女儿选择的男人不简单,虽然想法有些偏激,但却是事实,如果他没有对吴浩进行调查,现在的他首先会否定吴浩成为自己女婿的人选,毕竟在官场上过于偏激,最后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可是在他对吴浩的调查中发现吴浩在工作的时候是个有着自知之明,处事圆滑,懂得夹住尾巴做人的年轻人,如果他在仕途上有人引路将来的成就绝对是无法限量的,就凭这点他就已经达到自己的女婿标准,再加上他刚才的这个观点说明他是个正值的男人,一个正值的男人虽然很可能不会成为好丈夫,但是绝对可以托付终身,想到这里他笑着对吴浩点了点头,连对吴浩的称呼都发生了变化,说道:“小浩!你这个观点虽然是正确的,不过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